第150章 昂贵的对赌协议(1/2)

第150章 昂贵的对赌协议

“阳子,这事我跟领导也提过了,我看这事有谱,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不过这事得需要一个具体方案。”

大军从椅子上起身,玻璃杯里倒了杯水,吸溜了两口,把一盒茶叶扔给了苏阳:“阳子,这茶叶你拿回去喝。”

“谢谢三姨夫。”

苏阳接到茶叶,问道:“三姨夫,海沧村附近的黄河故道,那地方现在是私人的吗?”

“海沧村?”大军皱眉一想,脑海里浮现出一片荒地:“那地方我倒是听说过,不过那不是咱们镇的地啊,再说了那荒地有什么用,要是能开发早就开发了。”

黄河故道的流域很大,横跨了很多乡镇,本乡镇也有一骨碌的故道。

前几年就尝试种过果园,一年不到全死了,土质是沙地,地里的营养跟不上,种啥死啥。就只能长一些梭梭草,有土就能活,那玩意羊也不吃,只能烧火用。

三姨天,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把海沧村那边的黄河故道承包给我,我想在那边开个矿场。”

大军一听开矿场,顿时有些好奇,“阳子,那地方有玉石?”

“三姨夫我也不瞒著您了,依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大概率是有。要是能包下那块荒地,咱们乡以后就能跟莱芜一样,有玉矿了。”

大军眼眸子一转,顿时把兴趣提了起来。若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那他作为项目的牵头人,到时候功劳不是一般的大,眼下自己还年轻,

还想往上爬一爬。

再说了,本身黄河故道就不属於私人,现在都是公家地,要想包下来其实也不难,甚至打一通电话就完事了。

“阳子,你確定那里有矿?”

苏阳点点头:“这事还得对外保密,否则被人截胡了胡,咱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大军立刻放下杯子,保证道:“你放心阳子,这事就得咱俩主导,別人都得靠边站,我这就去领导那说说。”

大军把收音机一摁,转身就急冲冲的往外走:,“对了阳子,你回家等我消息,另外那作报告的事你也上上心。”

“行嘞。”

苏阳走出机关大院,顺子在车上听著收音机等著。

“阳子,你家亲戚居然还是乡里的大官,真厉害啊。以后咱这不就有撑腰的了嘛!”

“別人是別人,要想別人给咱撑腰,首先得咱的腰板硬,要不然就是亲兄弟,也懒得拉你一把。

顺子思索著这话,不明所以的点点头。

出了大院,来到了村里,苏阳让顺子把钱给大民和壮子分了,隨后在小卖部卖了一支蓝色油水笔,还有一本田字格的小本子,准备回家好好写一写。

开户台

1p

是生活一团糟嘛。

还真不如搭一趟政策的快车,换个地方討生活,说不定柳暗明又一村苏阳要说的话也很多,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页,抬眼一看,已经快天黑了。

苏老娘也做好了晚饭,今天燉的干豆角燜腊肉,锅里还贴的死麵饼子,

肉汤浸在饼子里,一股肉香味。

这时屋外来了两个人,闻著院子的香味,咽了一口口水。

“三叔,三婶,你们吃了吗?”苏阳端著一碗肉刚好从厨屋出来,准备给爷爷送去一碗。

三婶看了眼碗里满噹噹的肉,嘀咕了一句:“好傢伙,家里再有肉也不是这么个吃法啊,这一碗肉都能吃好几天。”

“家里还有,没事。”苏老娘从屋里出来:“他婶子吃饭了吗,要不再吃点?”

“不了不了,我们找阳子有点事,想打听下迁户口的事。”

苏阳眉头一皱,有些无奈:三叔三婶,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了,迁户口不能道听途说,再说了那边现在已经禁采了,真挖不到什么东西了。”

老两口对视一眼,灰溜溜的嘆了口气,感觉错过了发財的机会。

“三叔你跟我妈他们聊聊吧,实在不行你们就去那边打打工,机会总归比这里多。”

苏阳说著就端著碗筷出门了,老爷子正在家里刷假牙,闻到肉香胃口也上来了,现在啃鸡肉也不在话下。胃口好了,整个人神色也红润起来。

老爷子听说明天要去乡里开报告会,骨子里一种骄傲,就是村长也没去乡里做过报告。

没多久,刘村长披著衣服来到老院里,一进门就给老爷子放下一袋鸡蛋,“苏老爷子现在身子骨可以啊,这些鸡蛋都是自家鸡下的,多补补。”

隨后看向苏阳:“阳子,我刚才接到上头通知了,明天去乡里开会,要听你小子的报告会,你现在可以嘛,老子从公社干到现在,可都没在乡里发过言嘞。”

苏阳嘿嘿笑著:“害,我这正想找您请教请教呢...”

隨后苏阳就拉看刘村长坐下,在屋里读了一遍稿子,有哪些是犯忌讳的,又重新润色了一下,在这个经济浪潮的新时代,总归是有一些不该说的。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就早早的来到家里等苏阳了,准备搭个顺风车一道去乡里。

路程不远,车子开了二十分钟就来到了乡政府机关大院,刚进门,大军穿著中山装就已经等猴多时了。

“阳子,今天乡里的领导都来了,都要听你的报告,等会可不要紧张,

好好说哈,等结束了以后我带你去见见领导,黄河故道的事我已经通过气了,你再给好好说道说道,准成。”

苏阳走进大院,围墙上掛著“招商引资的”的红色条幅,这两年乡里大力发展经济,无论是明面还是暗面,公家都使了不少劲儿。凡是能带动乡镇经济的,公家都会大力扶持一进到会议室,屋子里已经坐了百十个人,里面充斥著浓烈的烟味。

在大军的引导下,他们坐在了最前排的位置上,听完他们前期的民生规划安置报告,隨后话锋一转,看向苏阳:“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咱们园行政村田洼村的苏阳小同志,他们是最早一批到西北的迁移户,从一穷二白到风生水起....”

“从一个人人嫌弃的农村巴郎子,到承包百亩河床,再都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玉雕大师,他究竟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我们有请苏阳小同志上台给我们做报告,大家掌声呱唧呱唧...:”

大军使劲的拍著手,推了推苏阳的胳膊:“阳子,到你了!”

苏阳缓过神来,长呼了一口气,大步的走向演讲台,台下百十双眼晴齐刷刷的看了过来,有些人开始引论纷纷。

看看苏阳的年纪,对看他刚才的名头,大家还是有些不信任。

苏阳简单的做了下自我介绍,將为什么迁到和田,如何落地生根,以及如何挖玉致富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阳並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的敘述,大家听的津津有味,儘管听到和由的气候环境,以及异乡的情节时,多少有些感慨。

但大家更在乎的是那里一年四季都能挣到钱的门路,大山里的山货和野猪:农田里的果园和;还有崑崙山下的河流,水里的鱼获;玛丽艷河床的玉石料子..

大家听的格外认真,生活在中原的人,是无比嚮往大山和河流的,感觉有了山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財富。

末了,苏阳不忘提醒一句:“其实无论到哪里,都要依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勤劳方能致富。”

顿时,大家掌声热烈,会场上响起持续的掌声。

苏阳来到台下,长吐了一口气,大军竖起了大拇指:“哎呦我草,阳子你可以啊,讲的真他妈的好啊!”

后面的一个环节,是领导公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果各个行政村的困难户,有意向去迁户口的,乡里都给开绿灯,甚至还给报销火车票。

会议结束后,苏阳就被请进了领导的办公室,乡长就热情握住了苏阳的手:“小苏同志,你的发言给我们一个很积极的反馈啊,现在我准备將你的发言稿列印出来,发到各个行政村传阅,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苏阳不好意思的笑笑,打量著陈乡长,年纪五十左右,將军肚,带著黑边眼镜,说话总是笑嘻嘻的。

“我就是实事求是,把我的经歷给大家说了一遍。”

陈乡长看起来也没什么架子,给苏阳在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对了,

我听大军说,你想承包海沧村那边的黄河故道,想要开发玉矿?”

“是啊陈乡长,根据我的考察,那边兴许能出玉,虽然比不上莱芜县的產玉规模,但是至少能占三分之一。

话说至此,陈乡长若有所思。

如果真像苏阳所说,乡里能有一座玉矿,不单单是提升经济的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打响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资兴商,逐渐形成一个玉石產业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