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顶级黄口料(1/2)

第274章 顶级黄口料

那几个人走后,哈孜克在木板上盘点抢来的鱼获,乐的合不拢嘴,上次被截网的事算是报復回来了。

苏阳则默默寻著那块价值几千块的料子,在一个红柳树根部,苏阳用铲子了一阵子,感觉到了硬物,可能是被谁树根缠绕,怎么也铲不起来。

“噗通”

苏阳直接一个猛子跳进了水里。

水不深,只到腰部。

苏阳鱉了口气,伸手往下摸去。

终於將那块石头给捧了出,居然是一块青玉,看绿色程度,到了猫眼的级別,看这尺寸应该能出两个鐲位。

“哈孜,收拾收拾,走了。“苏阳把玉料揣进裤兜,湿漉漉的裤腿滴著水。

一路上,哈孜克都在著手指头,谋划著名以后的事。这河谷的鱼不少,要是每天都能打到几十公斤,卖上几十块钱不成问题。

也是一个致富的好路子。

“阳哥,咱们要不再多捞几天鱼,看著这鱼真馋人。”

苏阳对鱼也没啥兴趣,主要是想捞一些好料子,一上午就已经挖了四五块。

要是在王春生那里做好了雕工,那就猛翻两倍。

现如今玛丽艷河床没法动工,墨鈺县也种上了,山里倒是有好东西,但是苏阳一时半会抽不开身。

眼下,也只有这里猛捞点料子了。

“先摸两天看看。“苏阳眯著眼望向前方的土路,“就怕达坂城那几个二流子再来找茬。他们好不容易霸住这生財的路子,不会轻易撒手。“

哈孜克起拳头在眼前挥了挥。

“阳哥,咱怕他干啥,要是还来,我一个沙包拳送他们去餵鱼。”

“行了,多大的人就,也不能遇到事就用打架解决,记住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他妈的人情世故!”

哈孜克一听。

摸著脑袋,听不懂。

“阳哥,这人情世故是啥意思,难不成咱还要给他们送礼?”

“不是咱们给他送,是他们给咱送。”

哈孜克听著更糊涂了,但是苏阳说的话一向没有错,只是他还想不明白是因为啥。

这片河谷距离洛甫乡比较远,但是离达坂城很近,骑摩托车半个小时不到。

路途长了,鱼死的快。

他们看天色才到响午头,决定就近去一趟达坂城,把鱼给卖了,顺便再吃顿饭。

苏阳以前来过一趟达坂城,他们这里比洛甫乡富裕多了,柏油马路两边是清一色的砖房。

他们赶到时正值巴扎最热闹的响午。

空气中交织著烤包子坑里飘出的羊油香、孜然烤肉的烟薰味,还有瓜果摊上哈密瓜的甜腻。

穿的確良衬衫的商贩们站在三轮车后斗上吆喝,车斗里堆满从wlmq贩来的日用品。

几个戴白帽的回族老人蹲在路边,就著砖茶啃饢饼,桌子上摆著收音机。

达坂城的富足全靠两条河撑看。

往北去的库兰河下游修了座大坝一一那是92年县里用扶贫款建的。蓄起的水顺著水泥渠四散开去,在戈壁滩上织出一张闪闪发亮的水网。村里头脑活络的早几年就承包了水塘,养著从石河子引进的鲤鱼苗和虾爬子。

每到入冬前,还有东风卡车来收鱼,一车车冻鱼沿著312国道往东运,听说能卖到兰州甚至西安。

听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大西北地区居然水產丰富。

另一条贾兰河就没这么风光了。浑浊的河水裹著喀什河谷的红泥,一路冲刷著戈壁滩上的砂石。虽然养不活多少鱼虾,但浇灌起和小麦来却是再好不过。

这街上自然也不缺卖鱼的人,走了一圈就看到两三个鱼摊,他们蹲在摊位后头杀鱼,熟练的跟。

打听了下价格,一斤大鲤子10块到14块不等,要看鱼的情况。

厚唇子基本上没有,因为这种鱼是野生鱼,个头长不大,养的话经济价值太低。

价格肯定比大鲤子贵一些。

两人在巴扎边缘找了个空当。哈孜克“当“把铁皮水桶往地上一选,桶里的鱼立刻扑腾起一片水“阿达西,刚打上来的野生厚唇子,不是水坝里养的,鲜的很,来一条尝尝?”

苏阳对路过的人吆喝著。

哈孜克平时大大咧咧的人,关键时候居然成了哑炮,还他妈有些害羞了。

有人路过看了一眼,这桶里的鱼確实比水坝鱼大,而且那脊梁背更黑,在阳光下放光。

“巴郎子,你这鱼一看就是野生的,怎么卖的?”

“三十两条,也不称了,你们挑个头大的拿,先到先得!”

那汉子乐了,支起自行车大架:“这卖法新鲜!“他蹲下身,手指戳了戳鱼肚子,“嗯,是野生的,肉瓷实。“

“您再闻闻这腥气,“苏阳把鱼凑近,“水库鱼哪有这么冲的河腥味?我这鱼大的不止一公斤,挑两条,你占便宜了嘛!”

“成,来两条!“

哈孜克直接用草绳从鱼鳃一串,提溜起来,帮忙掛到了车把上。

这一开张可不得了。

穿喇叭裤的姑娘、拎人造革公文包的干部、戴前进帽的老汉,呼啦啦围上来十几號人。

有嫌贵的,苏阳就开鱼鳃给他们看鲜红的鳃片;有嫌小的,他就捞起桶底更大的。

不一会儿,这两个铁桶的大鱼基本都被挑走了,旁边两个鱼摊前就冷清下来。

穿蓝布褂子的鱼贩把杀鱼刀往案板上一剁,朝同伴使了个眼色:“这俩生瓜蛋子哪冒出来的?跑咱达坂城地盘上截胡?

另一个络腮鬍子的鱼贩眯起眼,盯著苏阳索摸了几眼,突然压低声音:“我著像乔木村的苏阳...那小子可不简单。“

“咋不简单?你给说说?”

“你没看过电视啊,那小子经常出风头,反正人家上面有关係,咱惹不起。”

“咱就看著他这样抢生意?”

“你瞅那都是厚唇子,八成是河里临时捞的,就是临时买卖,影响不了咱。”

正说著,街角突然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七八个年轻巴郎子跟著一辆摩托车小跑而来,其中就有上午在河边吃了的三人。

为首的阿不都戴著副蛤镜,后腰上別著个“大哥大“,暴发户既视感。

“哎呦,有好戏看了嘛!”

巴扎上的人都认识这伙泼皮,看这样子很明显是来找茬的。

“朋友,是你抢了我们的鱼嘛!那这钱是不是该结一下?另外还有我这几个兄弟都出了血,这医药费也不问你多要,一人一百,加上鱼钱,拢共收你五百,

够意思吧?”

苏阳站起身来,看著他们:“五百倒是没有,二百五有几个,你们要不?”

“娘的,我看你是故意找揍!”阿不都气恼的下了摩托车,身后的几个巴郎子往前凑了凑,拳头捏的卡巴响:“今儿你要是不赔钱,就別想离开达坂城!”

阿不都往车座上一倚,摘掉蛤镜,打眼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臥槽!”

“这不是我阳哥嘛,咋是你啊,你....你咋到俺们达坂城卖起鱼了呢?”

身后的几个人顿时一愣,露出疑惑的神色。

就连苏阳都愣住了,这人....自己確实不认识。

“阳哥,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啊,你们的巴扎的管理员王强,那是我兄弟,上回你们搞拍卖会我还去看了嘞,那阵势,就连市里的大官都捧场了,咱也算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经这么一说,苏阳才明白过来。

哈孜克也鬆了口气,鬆开了紧绷绷的拳头。

苏阳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上的鱼腥味,抬眼问道:“那现在...还要赔钱不?

“还赔个鸟啊。”阿不都转身就朝那三个跟班端了一脚,“都滚过来!净他娘的满嘴跑火车,说什么阳哥动手打人?阳哥这样体面的人物,能跟你们一般见识?我看你们是自个儿摔的,还想讹人!“

那几个人挪著步子走过来,听说是乔木村的苏阳,眉头皱成了麻。

这一年的光景,乔木村的名头谁人不知?苏阳更是成了十里八乡的传奇人物从前不过是个西懒汉,现在是彻底的暴发户,还在墨鈺县当了大地主,关係能打到城里去。

换句话说,能通天。

“咋惹上这位爷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