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陈铭结婚,各方贺礼!(1/2)
第238章 陈铭结婚,各方贺礼!
除了107火箭弹的提升,柳显锋还给陈铭汇报了一个项目进度消息。
柳显锋推了推眼镜,将手中的技术图纸在陈铭面前摊开。
“首长,107火箭弹的改进已接近极限,射程、精度、威力都已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天板。”
他手指轻轻敲击图纸上的数据:“铸铁壳体与推进剂的配比已经过十七次调整,提升空间不足百分之三。”
陈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参数表。
“我明白了。那么你们下一步的计划是?”
“单兵火箭筒。”
柳显锋眼中闪烁着技术人特有的热忱,他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迭设计图。
“这才是未来步兵的反装甲利器,是战场上对付鬼子坦克的最好武器,但研发难度远超107火箭弹。”
他详细解释道:“107火箭弹本质是推进剂加铸铁壳体,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单兵火箭筒是精密机械与高化学能弹药系统的结合体。”
柳显锋的指尖划过图纸上的剖面图。
“光是发射管就需要耐高压无缝钢管,虽然我们钢铁厂实验室已经试制成功,但量产还有诸多难关。”
陈铭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绘制着火箭筒内部结构。
“破甲弹呢?我记得上次汇报中提到需要金属射流穿甲技术。”
“正是,首长记得很清楚。”柳显锋点头。
“破甲弹需要精密药型罩和特殊装药,以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
“我们正在试验铜制和铝制药型罩的效果,但目前爆炸成型的稳定性还不够理想。”
陈铭沉默片刻,走到窗前。
兵工厂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装运新一批107火箭弹。
他知道这些武器已经在多次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面对日军日益坚固的坦克装甲,部队需要更有效的单兵反装甲能力。
“搞,必须要搞。”
陈铭转身,语气斩钉截铁。
“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后勤部申请。人才、设备、经费,全部大开方便之门。”
他走到柳显锋面前,目光坚定:
“如果能搞出火箭筒,我们的战士就不必再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鬼子的铁甲了。”
“这不仅能减少伤亡,更能改变我们的战术打法。”
柳显锋略显激动地整理着图纸:“谢谢首长支持!我们一定尽快攻克技术难关。”
陈铭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样重要。”
“战士们需要的是在战场上简单易用、结实耐打的武器,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
“明白!我们会兼顾性能与实战需求。”
送走柳显锋后,陈铭继续思考着火箭筒的战术价值。
独立支队虽然已经装备了一些反坦克炮和机炮,但这些武器重量大、机动性差,难以伴随步兵快速部署。
在城市巷战和复杂地形中,反坦克炮难以快速调整射角,而火箭筒可以从任意角度发起攻击,真正实现步兵反装甲能力的质的飞跃。
反坦克炮负责远距离拦截,火箭筒则解决近距离遭遇战——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视察完兵工厂后,接下来的几天,陈铭奔波于各部队之间,检阅部队,调整作战部署。
清晨的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
陈铭站在观察台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看每一个战术动作。
步兵班的配合比上月更加默契,机枪火力的转移与掩护也更为流畅。
“第一大队的推进速度还是慢了半拍。”
陈铭对身边的参谋长指出问题。
“步兵与机枪火力的协同需要再加强。
告诉何建新,一周内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是!”参谋长迅速记录。
午后,陈铭来到炮兵阵地。
反坦克炮隐蔽在精心伪装的阵地中。
“伪装做得不错,但转移阵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陈铭掐着怀表计算时间。
“鬼子坦克不会给我们十分钟慢慢挪炮。
告诉反坦克营,三天内转移速度必须缩短到六分钟以内。”
“首长,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反坦克营营长面露难色。
“战场上鬼子会给我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吗?”
陈铭反问,语气不容置疑。
“练!练到能达标为止。我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兵,不是只会操演的仪仗队。”
夜幕降临,陈铭仍在指挥部研究地图。
油灯下,他的手指在归绥、集宁、包头三地间移动,不时用铅笔做着标记。
“后勤准备得如何?”
他头也不抬地问刚进来的后勤部长。
“已集中调运粮食一千五百吨到指定地点,弹药储备充足,医疗物资也已就位。”
后勤部长李柱递上一份清单。
“这是各部队补给分配方案,请首长过目。”
陈铭仔细审阅着清单,偶尔提出调整意见。
“骑兵支队的马料增加百分之十,他们需要长途奔袭;
特种支队配发双倍基数的弹药,特别是手雷和炸药,油料多配50%,还有.”
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弥漫在部队中,每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部也动员了起来,集中调粮到指定地点,为大军接下来的作战准备粮草。
十月中旬,一封作战计划书被送到了总部。
总部首长们联名签署了这份《战役预备命令》,明确了独立支队的作战目标。
作战计划书同步上报后方。
两天后,陈铭的未婚妻程清容抵达了前线。
“咱们这么多人的调动,小鬼子肯定发现了异常。”
“毕竟根据地里汉奸和鬼子的情报人员肯定是少不了的,得给鬼子吃一颗定心丸。”
“把消息传播出去,就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届时会有重要人物参加,这次调动兵力是为了警戒。”
陈铭下令道。
“是。”
这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体量,大规模调动部队根本不可能完全瞒过鬼子的眼线。
而以陈铭结婚的这个理由,倒是能缓解一下鬼子紧绷的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