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抄赵朔作业,宋军觉醒,血腥而恐怖(1/2)

第297章 抄赵朔作业,宋军觉醒,血腥而恐怖的复仇大军!

自从赵卓离开中都开始,赵朔汗国对安南的战争准备,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二四一年,三月二十七,赵卓入广西,任驻当地汉军镶黄旗第三万户之第八千户之副千户长。

其实,赵朔的汉军八旗序列里,没有副千户这个职司。

这个职位可以看做王子专设了。

八月初九,赵卓所在的汉军万户,全部进入安南境内,与宋军会师。

八月二十一,广西府兵三万人,进入安南。

九月初三,广东、福建两个汉军万户,进入广西。

九月初五,福建、湖南的四万府兵,全部进入广西境内,听候世子调令。

九月初八,海军正红、正蓝、正黄三个海军万户,齐至琼州(海南岛)港。

那里,已经积聚了广东、福建二省送来的海量物资。

在这三万海军的战船上,还搭载着广东征发的三万府兵。

六万大军随时听世子赵赫调令,兵发安南。

九月十六,赵赫、四位王子,以及孟珙、高达的两万大军,正式进入广西,与广东、福建那两个万户会师。

九月二十七,赵赫率领四万大军抵达界首关。

界首关,又名大南关,是宋朝和安南的边境关隘,也就是后世的镇南关。

当然了,如今此关已经归于赵朔汗国。

赵昀不敢进入赵朔汗国境内,携两万残兵败将,以及数百名文武官员,在关前相迎。

一座三丈高的点将台以已经搭起。

赵昀走上点将台,高声道:““小王参见世子!小王见识浅薄,不识异族狡诈。固执己见,不听忠臣之言,丧师近十万。罪孽深重,虽百死莫赎,请世子治罪!”

咚!

咚!

咚!

赵昀跪倒在地,向赵赫连磕三个响头。

然后,伸手将头上的王冠摘下,请赵赫治罪。

他真是知道自己错了。

原本在宋国时,他只是在深宫之中,指挥全局,将士们的伤亡在他心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但是,自从兵入安南以来,愿意随他走的不过是二十万军民百姓。去除那三万波斯人,就只有十七万了。

十七万人,不过是宋国繁华的一个县的人口。

赵昀说穿了,只是华夏一个上县的县令而已。

赵昀再也摆不了宋皇的架子了,也学着书上所写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收拢军心。

这就让他更深切的了解了这些将士的疾苦,以及这些将士携妻子随他来安南丛林中作战,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然而,由于他不听曹友闻之言,造成了这场大败。

不知多少将士战死沙场,不知多少将士的妻子沦为安南人的奴隶。他麾下最能打的大将曹友闻,宁愿被安南人千刀万剐,都不肯投降。曹友闻的亲兵们,明知必死,也要奋起反抗,被安南人当场乱刃分尸。

每每想到这些,赵昀都夜不能寐,痛彻心扉。

他知道自己错得厉害。

他对不起那么多忠勇的将士们!

也许,他本来就应该在乡间做一个普通农民,或者一个基层小吏,这宋王的位置实在不是他该做的。

现在,赵赫如果要将他削职为民,他不会有任何遗憾。哪怕是当场处斩,他也会毫无怨言。

“此次战败,非宋王一人之过,还有吾等之过,请世子治罪!”

咚咚咚!

点将台下,三百六十三名宋国官员紧随其后,一起叩首。

他们倒是没有和赵昀一样,把官帽脱下。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如果都脱帽,那不成了宋国君臣一起撂挑子不干了吗?

这是请辞,还是威胁?

而且,他们也真是认为他们有罪。

重用波斯人不加防备,就不用说了。不但是赵昀的意见,而且是宋国朝堂上众多官员的意见。

而且,他们扪心自问,对得起那么高的俸禄?

赵朔汗国麾下同品级官员的俸禄,远没有他们高。而宋军将士的待遇,却远没有赵朔的八旗兵待遇高。

经此一败,不知多少人心中暗想,把这些俸禄省下来会如何?用这些省下来的俸禄,增强将士们的装备,又会如何?

如果,有机会再入安南,他们又该如何?

这些人都对大宋忠心耿耿,已经意识到,要抄赵朔汗国的作业,就要照单全抄。

怀着私心,只抄一部分,害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其实,对于如何处置赵昀和宋国大臣们,赵朔和赵赫已经商议过了。

杀了赵昀,让这些官员都辞职,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话说回来,剩余的十一万宋人,堪称宋国的死忠了。这么一干,这十一万人也就没法用。

赵朔虽然不缺十一万人,但还真缺十一万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打白工,每年贡献两万异族奴隶的人!

说到底,宋国君臣不就是外战战败嘛。

世界这么大,帝国应该鼓励开疆拓土。如果严厉处置外战战败的人,效果并不好。

赵朔父子想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只要愿意为华夏开疆拓土。哪怕过程中有什么罪过,朝廷也可以优容。

“起来吧。”

赵赫道:“赵昀你的罪过,刚才你自己已经说了。的确,百死莫赎。但你既有开疆拓土之心,父王也愿意网开一面。不过,父王需要你做到三件事。”

咚咚咚!

赵昀再磕三个响头,道:“昀谨听王上旨意。”

“其一,曹友闻将军和众多战士战死,你难辞其咎。待我军取了安南,收敛了他们的遗骨之后,你要披麻戴孝,为他们送行。”

“此事理所应当。即便王上没有此旨,昀也会如此。”

赵赫继续道:“把王冠带上吧,你依旧为宋王。只是我军既然兵入安南,这安南已经不适合做你的封国了。以后会另择一地,让你继续为王,延续大宋国祚。”

赵昀再次叩首,道:“王上待昀实在是有天高地厚之恩!”

赵赫道:“其三,从现在开始,所有宋军归我指挥调动。待安南覆灭后,让他们自择去处。愿意归于朝廷的你不得阻拦。愿意跟你走,延续宋国国祚的,朝廷也不会干涉。”

“谢王上!谢王上带他们复仇!”

“很好,那你下去吧。”

“是。”

赵昀走下了高台,高台下那些请罪的宋国文武官员也一齐起身。

然后,赵赫向着高台下的将士们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