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匆匆一月(1/2)

第151章 匆匆一月

等待的过程中,好消息连连传来。

两个周的时间,埃摩森那边已经跟刘炽坪搭上了线。

并且根据陈学兵的兴趣取向,按照相同价码,给陈学兵找到了一个足以担任集团总裁职务的后备队员。

名字叫蔡志坚。

1978年出生香港,12岁跟随家人到加拿大移居求学,加拿大滑铁卢会计师学位,目前正在攻读该校法学博士,另外,由于学制的不同,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审计工作,毕业之前就已担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及bj办公室审计部高级经理。

普华永道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如今位于四大之首,含金量不言而喻。

现在,蔡志坚刚入职旗集团,担任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中国区首席战略合作官。

这个职务看起来极其光鲜,也不应该来股安这种小公司供职。

凡是都有个但是。

旗在中国的业务并不多,很难有成长,而且这个职务是因为普华永道与旗银行的合作而致,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他很可能还会调回普华永道工作,职务可能不会太高。

但这份履历,跟刘炽坪的人生经历极其类似,这是埃摩森势必要赚到这份佣金的后备方案,也是他们给刘炽坪创造的“同侪(chái)压力”,谈判本钱。

为了吸引这两位在职高管,蒋云舟特意带着助手飞到深圳,与陈学兵聊了几个小时,给资历浅薄的股安集团创造了一份宏大的愿景。

三年深耕,五年上市,打造金融帝国云云,反正往目前的长处上吹。

另外,蒋云舟来也是为了谈价,创造利他因素。

因为这份备用人选方案让陈学兵挺满意,蒋云舟说服了陈学兵,给出200万职务买断费,并且一次性支付半年的薪酬,也就是说,人才入职的那一刻,他就要支付350万。

并且埃摩森的佣金也提了价,要100万,原因是联系刘炽坪的过程中渗透滕讯的代价并不低,他们买通了三名职工,有了成本风险。

陈学兵惊叹于他们的渗透能力,竟然能把滕讯打成筛子,因为好奇,他同意了提价,并且答应即使失败也可以支付20万,但要他们事后提供行动细节。

蒋云舟笑着夸赞陈董这份学费交得划算,并且承诺,两人中一定会有一个成功。

陈学兵怀疑他们已经跟蔡志坚谈好了。

不过蔡志坚的经历,或许比刘炽坪的可塑性更强。

在普华永道五年,参与过许多中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华的年度审计,其中包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银香港、中国民生银行、摩根大通中国等大型中资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深入参与了中国金融机构初期的改革重组。

陈学兵需要的就是一个财务合伙人类型的总裁,类比阿里的蔡崇信,滕讯的刘炽坪,新浪的曹国伟,京东的许冉,这些人和国际与国内资本有很广泛的沟通渠道,同时在战略规划和财务、投资上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几乎可以应对一家公司上市环节的所有事务。

如果没有这种人物,他就是再有先知能力,以后面对至少三家公司的上市,成吨的杂事也能给他的脑袋搅成麻。

这种人,也是一家公司培养国际视野的基因所在。

再高的价格,也得请。

时间上,越早越好。

至于资金…

……

10月28日。

一月匆匆。

横岗大厦四楼,宽阔的办公室,50多平米。

陈学兵拿着一份资料翻阅,鼻子深吸了一下,有些心旷神怡。

老式大楼原本的推拉式玻璃窗不是太好看,安上了金属色的百叶窗帘,内部视觉好了不少,办公桌具都是极简风格,宽阔的金属台办公桌唯一的装饰就是一个白色小沙漏。

那个沙漏,陈学兵很喜欢。很小,只有20分钟,暗喻时间可贵,也正是一次谈话的最佳时间。他开始学着每次找人过来谈事都把沙漏倒过来控制谈话节奏,培养20分钟谈好一件事的能力。

是杨青玥给他买的。

小杨同学完成了她的承诺,节后了两天给陈学兵布置好了这间办公室,但之后就很少过来。

但那瓶靠窗帘角落夏绿香薰的叶木香,却叫陈学兵时常回味。

“董事长,最近我托关系找到的研发人员就在这里了,15个人,您那边的资金…怎么样?”

卢韦冰坐在对面,有些试探地问道。

陈学兵没抬头,眼神仍盯着资料笑道:“基金已经开始运作了…公司这个月收成不错啊,又贷了500万,怎么,完了?”

苦等了足足一个半月,股市几次波动下行,前天1119.43开盘,一路下滑,终于触到了陈学兵的铁底1100点,在1097.16收尾。

市场再下一个整数位,一片哀鸿。

纽约45却精神抖擞,通知中信证券和投资人们,11月1日正式封闭资金,开始运作,并且将目前的资金先行配资进场。

果然,昨天几经波动,收盘时间却跟陈学兵预料的一样,怎么砸也砸不动了,收到1097.78,还上涨了一点点。

这一个多月,投资人们观望着股市从1200到了1100点,一直不敢按约交付资金,自有资金加上光大的三千万,实际募资到账才刚过1.1亿,结果昨天一听长征资本刚进场,市场就罕见地红了,一个个直呼高人,今天开市之前就就又进账2000多万。

证券账户,总计1.33个亿了。

陈学兵最大的盘子已经开始运作,底气顿时足了,一大早通知卢韦冰过来,研发团队继续招人。

不过桃溪卖砂进账的400来万,陈学兵没有安排打过来,补了150万进股市,剩下的留着应付招聘总裁的事。

“这个月我们的销售团队向外联系周边省份的商场、门店,销售业绩确实有所提升,但人员开支也很大,我把第一次工资发放时间定到了下月20号,58万的人员工资,166万eda授权费,其他办公杂项接近50万,工厂扩大两条生产线费38万,这一算就是310万,下个月的开销也不会低于150万,如果您还要招人,资金安全线是不够的。”

卢韦冰开始给他算了笔账,又满脸忧愁道:

“还有,供应商的问题…如果手上没钱,我真不敢去谈。”

“那也还有400万吧。”陈学兵粗粗一盘算,账上资金加上贷款的500万应该有700多万,不过人员开销这么大,每天一睁眼就得好几万,也让他咋舌。

但要让人家干事,信心还是要给的。

“放心谈,年后我给你打两千万过来,企业是我的,你怕什么?”

基金只要盈利,分红时间他可以随时控制。

要不是一件件的事情赶着来,他真不想把盈利提出来,留在里面利滚利才符合最大收益预期。

只是现在,他就算愿意放弃基金的利益,钱也不够用,从他跟埃摩森打交道以来,人才积累速度远超他的预期,有人就得干事,钱的速度也远超他的想象。

如果只想把手机这边捋顺,基金挣的钱远远够用了,但加上彭水那个水泥厂需要的接盘资金,还差一大截。

之后建材行情的紧俏,谁也不会比他更清楚,水泥价格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也绝不愁卖。

百万吨的年产量,市价一吨300块上下,如今生产成本不会到120块,综合成本也不会到150,只要销售不出问题,一年就是1.5个亿的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