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谈判之道(1/2)

第196章 谈判之道

“吴市长,你知道,我们做空调,下一步就还有压缩机项目和一些配套,至少二十个亿,压缩机厂我们全资,不用你们的贷款,只要50个点退税,但这次你必须让我。”

“.”

“你要是把我逼走了,朱董就要换团队来谈了,到时候之前确定的细节又要重新谈一遍,他们是不敢像我这么不拘小节的。”

“真不行!太高了,10个点,我们补不起!”

“.行吧,吴市长,我拿出最大的诚意,57个点,我让三个点。”

“55!我给你想想办法!回去还得开个会!”

“那不可能,57最低了。”

锱铢必较的谈判教学现场。

不过涉及增值税,就算一个点也不少了,这是直接从毛利上收的,以百亿年产值计算,30亿毛利增值,家电销售增值税17%,五亿一千万增值税,每个点可就是五百万。

他来时听张旭说格力投产是两百亿年产值,如果所言非虚,每个点就是一千万。

三个点,三千万。

反之,合肥多出七个点,就得补贴他们七千万。

当然,如果格力能挣60亿毛利,净利润至少一半,最终交给合肥的所得税大概在六个亿左右。

格力是国企,在所得税上应该不会做手脚。

不过这份所得税还是央地分成,合肥最多拿一半,甚至是四成,两三亿里面抠7000万给格力,吴市长确实为难。

但把带动的相关产业加起来,有就业,有配套企业,合肥的获利可就难以计算了。

这就是大企业的谈判优势,尤其是做整机销售的上游企业。

谈判之道,是把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底线完美结合,7000万这个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再多一点,合肥必定拒绝。

陈学兵内心算着账,同时给自己这边的任颖和何月两位女同志使了个眼色。

好好学习。

俩人看得挺认真,何月年纪比董名珠小几岁,在学习她的话术,任颖则跟陈学兵一样,在算这笔账。

不过陈学兵转念一想,光学习好像也没什么用。

吴市长不可能对每个女人都这么容忍的。

陈学兵阅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些前世风云人物的新闻,总会下意识关注一下。

董小姐,1990年36岁加入格力,至今十几年,这年头的地位已然很高了。

国内十大女性经济人物,十大营销人物,《财富》世界50名最具影响力商业女强人榜…

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

最后这个身份,最关键。

这才是她跟一个市长平起平坐的底气。

“呃”

陈学兵还在思绪之中,旁边的吴市长忽然开口:

“陈总,我先让人给你开个房间,上去休息一下?我先跟董总聊聊,明早我们再谈。”

陈学兵听到这话,嘴角咧了咧。

这是要松口了啊。

“呵呵,董总不是说要请我们喝酒,盛情难却,一起聊聊嘛。”

刚才是董名珠不愿意走,现在是他不愿意走了。

董名珠可不是个客套的人,过来拉着吴市长就要往外走。

“走走走,到我们的商务车上谈,就在门口,会议桌已经准备好了。”

“诶?”陈学兵一抬手:“吴市长,退税百分之57,这事我可听到了啊!见者有份。”

“这。”吴市长尬住。

陈学兵刚来,大家连项目是什么都没聊清楚,刚才还真没防着。

这下,他有点后悔了。

董名珠见状不爽了:“我们这是40个亿的投资,凑什么热闹!”

她看陈学兵年轻的面庞,差点没说一句“小屁孩一边玩去”。

陈学兵一听这话,露出了微笑。

“董总,怎么,我们的投资,就一定比你小?”

“你什么项目.”

董名珠脱口而出,结果看到吴市长尴尬的神情,意识到对方的话可能不虚。

她忽然想起刚才吴市长说的话,逐渐凝眉,动作也停了下来,狐疑道:

“液晶项目?面板企业?你代表哪家公司来的?”

液晶面板不属于格力的供应序列,她不算熟,但也不至于一点不清楚。

向中国供应液晶面板的企业,基本都在台湾日本韩国。

这些企业不应该派两个大陆人来谈。

大陆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有一家。

“京东方?”

董名珠侧着头颇有气场地吐出这三个字。

陈学兵暗道果然是行家。

但也没表态。

干销售的,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陈学兵就算不说话,她也一瞬间确定了答案。

“京东方都自顾不暇了,他们还有钱建生产线?建多大的生产线?”

这句“自顾不暇”,让不明情况的吴市长看向陈学兵,眼神露出询问。

陈学兵晓得现在这个情况不撑起场面,后面就不好谈了,于是手插兜里,拽着空空如也的荷包轻笑:

“他们没钱,我们有。”

“吴市长。”董名珠也把手揣进了衣兜,转身走了过来,打量起陈学兵一行,而后悠悠道:

“他们到底是哪家企业的?一个面板厂,几十个亿的资金,可不是一两家公司办得到的,就这几个人来谈?你可要小心一点。”

维护现金流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她了若指掌。

几十亿的企业,周转情况好点,账上一般也就几亿资金,格力能投几十亿,那是背后有个供应商集资平台,数百家供应商的支持加上银行贷款。

她刚才听了吴市长介绍陈学兵的公司,虽没留下什么印象,但正是因为没印象,她才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