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胖东来的民主(1/2)

第226章 胖东来的民主

“哥。”

于东来手趴在桌上,脑袋凑近了,眼里一片迷茫:“真咧?”

陈学兵摆了摆手:“真咧真咧。”

他是真对胖东来的股份没什么欲望。

原因也就跟他说的一样。

不挣钱。

重生前他看过一则新闻,于东来持股胖东来69.8%,处于绝对控股线,而他的个人资产也就70亿。

也就是说,就算于东来没有胖东来之外的任何财产,胖东来也最多就值100亿。

这绝不是胖东来的真正价值。

但胖东来不上市啊,大家再认可它的未来价值,也变不了现。

他们也上不了市,否则这么低的利润率,完全迎合不了资本市场的期待。

要满足股东,胖东来也就不是胖东来了。

那么胖东来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它对周围环境的溢价能力,以胖东来时代广场为例,三公里辐射圈内的二手房挂牌价都要比同地区其他地块高出18%。

他日后持有的商业综合体若都有一个胖东来,有了流量集中效应,那整个板块就一定会更值钱。

一个商圈,价值多少?

几十上百亿。

大城市核心圈就更高。

掌握了这份溢价能力,才是掌握了胖东来真正的价值。

另外,他来郑州之前查过胖东来的股权结构,还是于东来兄弟100%持股。

也就是说,在此后,于东来要分出去30.2%,这些分出去的股权是为了扩张,或搞定供货商什么的,不得而知。

就假设这些股权是必须要分出去的,陈学兵现在开口20%,于东来以后手里的股份可能就剩下49.8%,所以他退了半步,15%,让于东来保持在51%相对控股线以上。

如果这仍会耽误于东来的工作激情,那他宁愿什么都不要,只要那份溢价能力。

“恁就要个这条件,帮我开超市,图啥?”于东来眼里总有股困意,有点不聚焦,显得傻乎乎的。

陈学兵想了想,对这种有情怀的人还得讲情怀,又在邮箱界面上找了找,点开了一份文件。

“你看看吧。”

文件名上清楚标注着对方的名字:重庆政府办。

《127家负债企业贷前调查(详)》

于东来身子坐直了一些,用鼠标拖着往下慢慢观看。

看了没一会,悠悠道:

“噫欠恁多钱。”

“不止是钱,你看看,多少家企业,多少员工,一万多个家庭等着吃饭,市领导把这份企业债交给我,给我下了死命令,这些企业必须活一半,要保住几千个家庭的饭碗,你说这么多企业,除了超市百货,哪个行业能救得活?我也是把全国的超市都调查了一遍,才选择了你们,我觉得你们这家企业,不仅能给这些家庭带去希望,也能给重庆人民带去一些幸福。”

陈总此刻脱下商人的嘴脸,显得情真意切。

万千重庆人民里,也有他。

胖东来把这些企业救活了,他的信托牌照就有了,一定会狠狠幸福的。

代入了,代入了。

气氛沉默了一阵,陈总的再开口时,带着些许质问:

“你们给许昌人民传递幸福,给新乡人民传递幸福,重庆2800万人民呢?你们能不能去?敢不敢去?”

《人民的名义》。

“这”于东来犹豫了好一阵:“这责任太大了,你容我考虑考虑。”

陈学兵听到对方突然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有点想骂娘。

“也好,你想想吧,我也希望你考虑清楚,能不能堪当这个重任。”

他把黄领导的话原话转达,摸出一张名片放在桌上,站起了身,将邮箱关闭,但那份下载的文件,他留在了电脑桌面上。

走的时候背起了手,留下一个忧国忧民的背影。

这一考虑,就是两天。

连一通问候的电话都没打过来。

只是集团总机打电话过来,说有人自称胖东来商贸的,向他们询问是不是打算在河南胖东来投资。

陈学兵让总机回复,确认自己的身份。

另外他也没闲着,买了台数码相机,逛超市。

不止逛完了许昌的胖东来,还去了趟新乡。

陈总做事一向是留一手,胖东来要是不接招,他就去挖一帮专业的人马,一比一复刻一个“胖都来”。

都说没人能复制胖东来,因为没人愿意把钱分给员工,分给消费者,没有全国网友的关注支持,也没人顶得住这么大的同行压力。

这些,他还真不怕。

他又开不了多少家超市,不赚钱就不赚钱呗。

……

于东来最终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