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豆,大豆(1/2)

第234章 大豆,大豆

为什么说,“竟然”?

因为这是一件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事情,尤其是陈学兵这样岁数的人,是有亲身经历的。

中国粮食种植,一直以小麦,水稻为主,确保主粮安全,而大豆产能不高,种植面积也不大,很大程度依赖进口,也是全世界大豆需求最高的国家。

这个选择里,也有很多故事。

就不细讲。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突然宣布,因为天气原因,美国大豆库存调至历史最低,且当年不再增产。

国际大豆价格猛然抬高将近一倍。

大豆油,可是食物植物油的大头,而且大豆榨油产生的副产品豆粕,也是家禽牲畜饲料的主要原料,可以说,植物油和动物油都与大豆有关系。

中国油商面临越来越高的豆价,组团出海去抢购大豆,但就在抢购之后一个月,美国农业部宣布数据统计错了,没有这么少,而且要增产大豆。

抢购的油商懵了,算了帐之后,很多主动选择了违约。

四大粮商abcd立马把中国油商告了,索要天价赔偿,威胁封杀,上千家油商,绝大部分破产,剩下的90家也有64家被外资控股。

当时陈学兵院里有个在九龙坡石桥铺粮油公司上班的叔叔因为公司倒闭突然下岗,一分钱也没拿着,经常组织一帮同事在院里开小会,要去闹,他听到过好几次。

这件事还没完。

2006年,尝到甜头的华尔街和四大粮商卷土重来,这次不止抬高了豆价,玉米小麦的价格也一起抬高了。

只是这次中储粮做好了准备,03年到06年间逢低买入,囤了无数大豆和粮食,在市场恐慌之时开仓放粮,先是少量的放,安抚情绪,四大粮商见状跑到国内来扫货市面上的粮食,中储粮慢慢的请君入瓮得手,也慢慢不装了,越抛越多。

06年一月一次,07年一周一次,08年变成两天一次。

放到四大粮商都不敢接了,只能放任中国豆价及豆产品回归稳定,并且把手里的粮食全部抛向市场。

当然后世网上还传播着一个传奇的版本,说中储粮放话:中国粮食要多少有多少,你放胆来买。

这只是让大家爽一爽而已。

不过中国确实是赢了,搞了两年多,国内粮食价格虽然涨了一些,但远不如国际期货这么夸张。

金融危机到来之时,这场粮价战彻底偃旗息鼓。

在此过程中华尔街是有很多人赚了,但没挣到多少中国人的钱,而四大粮商绝对是血亏,此后再也没有配合华尔街搞过这一招。

当然,也有中国自身的努力,为了粮食安全不断给农民补贴,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方面的文件。

这场战斗,其他粮食涨了多少陈学兵不清楚,但大豆他知道,涨了三倍多。

刚才他查了美国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的豆价,年初大豆价格有一定幅度下跌,但自五月以来,从500美分/蒲式耳涨到了570美分/蒲式耳,涨幅14%左右。

蒲式耳是个容积单位,1蒲式耳大豆大约27.1公斤,36.9蒲式耳大豆约等于一吨。

也就是说,目前大豆价格210美元/吨。

2008年内,应该能涨到600美元/吨以上,保守一点也是550。

虽然不算很高,但这可是期货!

期货,是可以上杠杆的。

而且交割月都是单数月,两月一次合约,可以复利。

玩一场往棋盘里放米的游戏。

在酒店滞留到了第三天。

为什么用“滞留”?

2006年的三亚,美则美矣,却仅限于高档酒店集中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城区里的环境一言难尽。

在三亚的第二天早上,去水果市场给老妈和弟弟买点重庆很难见的热带水果,五公里打车了40块,下车的时候一个小孩帮忙开车门,又找他们要两块。

陈学兵带着程丹婷,也懒得计较。

结果刚进水果市场,遇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拿刀片划一个逛街女人的包,整个市场路过的人就跟没看见似的。

陈学兵喊了一声,那女人赶紧跑了,结果旁边一下过来五个人围住了他们。

——结果可想而知。

一人手部脱臼,四人轻伤。

陈学兵同志见义勇为,背上还挨了一下,结果判定出手太重,还赔了对方两千医药费,以及旁边水果摊800元的损失。

把小程同学也吓得够呛。

兵哥是吃亏的人?

后面的两天,陈学兵压根就没有出门,一直待在酒店,联系记者曝光此事。

找的全是外地媒体。

连带着把出租车宰客,当地小孩的“开门费”一起报道了,只是报道里没有提到陈学兵的名字。

旅游见义勇为青年陈某。

从当天下午新浪和网易等网媒接连曝光,三亚就意识到这个陈某绝不是等闲之辈,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从派出所留下的电话联系到了陈学兵,陈学兵压根没搭理,挂了。

网媒到底是小黑板,陈学兵拒不沟通,也就搁置了一天。

可第三天上午,《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都登载了新闻。

正逢五一当天,海南客流高峰期,哪经得住这种报道?

这事惊动了省里,下令必须马上找到这位游客,公正客观地处理此事。

压力给到了三亚。

认真起来的市政府,无所不能。

下午,陈学兵在酒店中餐厅吃晚饭,一帮人就乌泱泱进了餐厅,直奔他而来。

“陈总!是陈总吧?”

“真是不好意思!”

陈学兵发现领头开口的中年人竟然有点眼熟。

前两天还见过,就在吃早餐那张“谈判桌”上。

对方自我介绍,陈学兵才晓得这位是市政府办的夏主任。

不过他也没给什么好脸,直接告诉对方不用道歉了,并且明天上午就准备离开。

夏主任已经知晓陈学兵是金融界正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根本不缺那两个钱,于是陪着笑脸道了半天歉,表示今天晚上就把这件事处理好。

报道已发,不能撤回,但夏主任更怕的是陈学兵的身份暴露在这个见义勇为的报道上,进而引起超乎新闻内容本身的轩然大波。

不厌其烦的邀请,陈学兵终于同意到派出所重新处理。

到了派出所的时候,摸包那个小子已经移交看守所,几个已经释放的同伙又被逮回来了,陈学兵和夏主任坐在调解室听到楼上的审讯室里吼了半个多小时,一位警察同志下来说“招了”。

招了一大堆事,还供出了几个平时一起在菜市场和水果市场横行霸道的同伙。

个个有前科,最低的也是一年窝窝头。

陈学兵对这个处理结果稍作满意。

5月2号早上,陈学兵在房间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夏主任又来了。

邀请陈学兵共进早餐,而且还给陈学兵带来了一些芒果,一个菠萝蜜,一袋小椰子,还说不好拿,吃完饭开车送他们到飞机场。

陈学兵气也消得差不多,这才答应下来,把程丹婷叫上,下楼吃饭。

程丹婷记忆力也不错,昨天就认出了这位夏主任,吃饭时见陈学兵和夏主任聊起了本地旅游环境,似乎聊得不错,这才插话道:

“前几天我们刚来就见过你们,你们坐在那儿,聊粮食仓储的事。”

夏主任有些惊讶,而后笑了起来:“哦?哈哈!那真是有缘分!我是陪省里的同志跟几个粮油商谈合作!”

说着,又唉声叹气:“哎!现在这大豆又炒起来了,我们省内物资供应比较依赖仓储对了,陈总,你是做金融的,国际大豆你们有涉猎吗?这个波动周期能在一两个月内就影响国内价格?”

陈学兵听对方想咨询,刚想摇头,沉着了一下,还是很简洁地答道:

“正常没这么快,但粮商有恐慌,7000一吨豆油价格并不高,还要涨,趁早多囤一些,能省不少钱。”

中储粮会平价放粮,可那是粮价到达高点,美国四大粮商开始扫货之后,开仓也是逐步放开,短期内肯定会有大幅上涨。

国内大豆期货价他也查了,现在涨幅已经超过美国,接下来美国再涨,还会有更多的交割买家会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