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伦敦,芯片,架构(1/2)

第364章 伦敦,芯片,架构

2019年,阳光,云雾。

戴着墨镜的女人眼神俯瞰下方的城市,拉了拉身旁的男人的衣袖,有些激动地道:“老公!好漂亮哦!”

男人抱着手,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女人孜孜不倦:“你看,旁边好大的海!好蓝!以后我们就住这里嘛!”

男人叹了口气,翻了个白眼。

“大哥,这是希腊!有啥好住的嘛,穷得闹革命!年年靠借钱过日子!”

“希腊,希腊也好撒!雅典奥运会,是不是这儿?”

“.一会我们还要转机去葡萄牙,然后坐大巴去马德里,行程紧得很,你别闹我,我睡会。”

“那我今天在马德里皇宫拍完照,明天是不是可以去意大利卢浮宫啊!我们逛一圈,我喜欢哪里,以后就住哪里,好不好?”

男人咧嘴,抬手比了个“6”。

“欧洲五猪你一下挑中三个,也是绝了。”

“什么五猪啊?”女人眼神清澈。

“没啥,我再睡会。”

男人颇为无趣地摆了摆手,脑袋侧靠,对下面的汪洋大海并不是很感兴趣,反倒对这两天的饮食有些水土不服,靠了一会,有些想念起重庆火锅。

2007年2月的伦敦,像一张被水浸湿的报纸。

陈学兵思绪回转,透过舷窗俯瞰泰晤士河时,机舱广播正用英式英语播报地面温度——4摄氏度,阴有小雨。

逐渐接近的希斯罗机场t3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泛着铁灰色,看上去竟与出发时的北京首都机场有着相似的雄浑。

北京首都机场是近十来年提升修建规模的,t3航站楼至今还没竣工,采用的都是最新的工艺,而这个机场的航站楼几十年前就投入使用了。

欧洲的力学体系发展得早,日不落帝国更是狠狠辉煌过,老建筑比中国要大得多。

不过新的就未必了。

前世他也去过不少国家,欧洲去过两次,相隔近十年,变化实在太小了,要看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和城市繁华,还得是中东、东京、芝加哥、新加坡、纽约。

中国繁华程度没这么密集,除了香港上海bj深圳广州重庆武汉天津台北杭州苏州南京西安青岛成都等地方属于世界难见的繁华其他地方大概就是省均1-2个中等国家首都的程度。

“2004年的欧盟东扩,一次性接纳了10个中东欧国家,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很多移民通过欧盟一体化移民到英国,争抢本地人的就业机会,英国今年开始注重就业问题。”

后藤美树在陈学兵身边小声说道。

陈学兵点点头。

欧盟迅速扩张,还要用各国缴纳的会费扶贫,增强欧盟一体化,发展欧元,给其中发达的成员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同时也搞得老美很紧张。

老美在欧元诞生的第三个月就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制造欧洲动荡,后来又通过伊拉克战争推高油价,引发欧元区通胀。

美国这些年疯狂搞事,一是给军工集团谋福利,二则为了搞欧元,维持美元霸权,三是让全世界,主要是欧洲的避险资金进入美国怀抱。

也因此,这些年的911,中东帝国坟场,美元欧元暗斗牵制了老美大量的精力,给了中国畅快发展贸易的十年。

三年后,由高盛包装的希腊债务危机彻底爆发,索罗斯又趁机带头做空,欧元区内部发生“救不救”,“留不留”的严重分歧,内部秩序乱了,希腊又带动“欧猪五国(南欧债务国简称piigs)”开始拖后腿,欧元大幅度丧失竞争力,本在08年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的美国金融机构通过做空欧洲大幅度回血,美元指数回升,美国的战略重心才重返亚太,介入东亚经济整合,制造安全议题。

招数其实还是没变。

不过这次的对手不是散装的欧洲,对手周边也是东亚怪物房,老美在这里吃过更大的亏,通过物理战争手段引发动荡制造美元回流的方式不好用了,只能把小弟们召集起来,扩大经济摩擦,下一个十年间,逐渐引发了新的世界秩序——逆全球化。

欧洲这地方,对美国一直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大家至少是一起收割世界的结拜兄弟,结果却被老美当成主菜,趴在身上狠狠的吸,放血的管子还插了两根,金融和石油。

英国不同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确立海上霸权,逐渐成为拥有半个地球殖民地的老大哥,北美最早的殖民者和掌权者就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人,跟美国是有血缘的盎格鲁撒克逊兄弟,版图又是海上孤岛,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一直有点自己的想法。

不过属于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曾经的外部领地逐渐脱离,主体的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只有24万平方公里,跟广西一样大,后来居然还搞大公投,被民意裹挟脱欧,gdp十几年不增长,越混越出圈。

陈学兵思绪转动,看着下面老楼新楼杂乱无章的城市规划,这个小地方居然有一部300年世界史,觉得很有意思。

话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政府就派人来中国展示工业革命成果了,还留下了记录,就算乾隆那会老糊涂了,可后面的三个皇帝嘉庆、道光、咸丰工作态度都算勤恳过,干了60来年,居然没有一个搞工业的,后面的同治又是个专心致志的嫖客,唯一一个有点想法的光绪还被姨妈临走时一起带走了,清朝的命也是够薄的。

这下面有些建筑,可能在李鸿章出海的时候就存在了吧?

李鸿章当时看到的美国,是否跟如今的英国有些许相似?

但这些建筑已经不能再让人感到恐惧了。

陈学兵只觉得有些超越强国的安全感和这一切来之不易,存之也不易的警惕感。

有人说出国能让人爱国,他这一刻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这句话是对于了解自身民族历史的人而言的。

前世他没多大能力,想过逃离国内,到国外当个小包工头,认真思索时却又对未来充满迷茫。

活在异国他乡,没什么意思。

这一世,他还要走出去。

不过心态已经截然不同了。

——他其实挺喜欢那些风景的,但手续太麻烦了,逛的时候,最好不用出国。

酒店门口,柴油味裹着冷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