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就是降维打击(1/2)

这一刻,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上千人的目光,都钉在那块巨大的黑板上。

钉在那幅,他们前所未见,却又震撼人心的“三维爆炸图”上。

每一个零件的结构,每一个细微的倒角,都清晰明了。

这是一种直击灵魂的视觉衝击力。

它比任何枯燥的图纸和数据,都更能让人瞬间理解这个零件的复杂与精妙。

“这……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一个头髮白的老工程师,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我画了一辈子图,从来不知道,图还能这么画!”

“这不叫画图,这叫艺术!工业的艺术!”

旁边的几个年轻技术员,更是看得两眼放光,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们看向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眼神里已经充满了崇拜。

太牛逼了!

光是这一手画图的绝活,就足以碾压全厂所有的技术员!

主席台上,钱科长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了猪肝色。

他死死地攥著拳头。

本以为,陆铭今天会讲一些假大空的理论,然后他就可以抓住漏洞,狠狠地批驳他。

可他万万没想到。

陆铭一上来,根本不跟你讲道理。

直接用这种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画图方式,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这让他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憋屈!

无比的憋屈!

杨国利的眼睛里,则闪烁著越来越亮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陆铭,这个年轻人,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不仅仅懂技术。

他更懂得,如何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去展示技术,去征服人心!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能力!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要攻克的『陀螺仪轴承』。”

陆铭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现场的沉寂。

他拿起一根长长的教鞭,指向了黑板。

“这个零件,看起来不大,但它的內部结构,极其复杂。”

“它由內外圈,十七颗精密滚珠,以及一个高强度的保持架组成。”

他的教鞭,在黑板上缓缓移动,点向每一个零件。

“它的难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尺寸精度。”

他指向了內外圈之间的滚道。

“这里的曲率半径,以及表面的光洁度,直接决定了陀螺仪的运转精度。图纸要求,误差不能超过0.5个丝。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第二,材料硬度。”

他指向了那十七颗滚珠。

“这十七颗滚珠,在高速旋转时,要承受巨大的离心力和摩擦力。所以,它们必须具备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它们的尺寸和重量,必须做到完全一致,否则就会產生致命的抖动。”

“第三,动態平衡。”

他指向了那个结构复杂的保持架。

“保持架的作用,是让这十七颗滚珠,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等距离分布。它自身的重量,必须做到绝对的均匀。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都会在每分钟数万转的高速下,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陆铭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没有用任何一个生僻的专业术语。

只是用最朴素的大白话,就把这个零件的核心难点,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台下那些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一线工人,也都听懂了。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平时生產的那些零件,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易中海坐在第一排,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听得越明白,心里就越是发凉。

因为他发现,陆铭说的这些难点,有很多,是他以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他以自己的水平,根本无法理解的。

比如那个“动態平衡”。

他以前只知道,零件要做得尺寸精准。

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零件內部的“重量分布”,居然也会对性能產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已经不是技术上的差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