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攸以为,袁术撒了个弥天大谎(1/2)

第113章 攸以为,袁术撒了个弥天大谎

“我今为之,该当如何?公达可有教我。”

见曹操发问,荀攸遂顺势而言,显然方才思虑之间,已有定计。

“主公,为今之计,无非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眼下袁绍为仲德领四路兵马牵制,大军尽数回援,一时片刻抽不得身。

今可调防备北方之曹仁部三万人分兵一万,由曹纯统领驰援梁国。

兖州若抽毛玠调其麾下屯田军也可凑出五千人。

洛阳方面,主公不是常觉杨奉、董承等人碍事?

董承为国舅,更是天子亲信,今若动他,恐生变故。

然可发天子诏,命杨奉率其所部五千人,驰援梁国,以助刘皇叔同吕布一道,于豫州抗击袁逆。

天子知是相助刘备、吕布,必然依从。

如此一来可抗衡袁术,二来更可借此剪除天子羽翼。”

曹操闻听此言,不由皱眉,“杨奉?此人与我向来不合,今若派其出去,倘使直接投袁附逆,岂不反生掣肘?”

荀攸闻言却是笑了,“主公可命原是杨奉麾下大将,今为天子近臣的徐晃为此行主帅,全权操持梁国战事。

徐公明为人忠义,为天子收服后,一心匡扶汉室,必全心全意相助刘玄德,对抗袁术,以保梁国。

其曾为杨奉麾下第一大将,深知杨奉为人,更受杨奉所部兵马爱戴,有他坐镇,杨奉必不能反。

如此两万人有他统帅驰援,再配合简雍于梁国的八千郡兵,共计约莫三万人,镇守梁国,坚守城池,想来”

荀攸本想说三万人守城,对袁术的七万人,料已无忧。

可想到近日来袁术的战绩,话音微微顿住,转而又改口言之。

“嗯想来多少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趁此时机,主公可命从颍川退守陈留的乐进,率此前长期同袁军于颍川交战的守军三万人进攻许县。

他当时从许县撤出,便深感不甘,自觉有负主公厚望,今或可趁袁术大军不在之时,一举夺回许县这座兖州门户。

主公还可发天子诏,命荆州刘表出兵江夏,共讨袁逆。

同为汉室宗亲,刘玄德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两相对比之下,他刘表难道还好意思继续顾惜实力,对袁术窃据玉玺之事视而不见?

如此两路兵马,再配合刘玄德与吕布出兵沛国。

想来即便不能灭亡袁术,也能让他疲于奔命,自顾不暇,再无进取之机。”

曹操这才颔首,不过他还犹自感觉不足。

“袁公路此人近来如同换了个人一般,连我也看不透他,行事往往出人意料,不得不防。

乐进、刘表、刘备、吕布处倒也罢了,不过是起牵制作用,能成最好,不成也无甚损失。

唯独梁国,只有两万人去援,却要对敌袁术主力七万之众,我总觉不妥。”

话至此处,曹操眼底浮现一抹阴冷之色。

“观天下之势,眼下能为我所用,且兵马最盛之处,唯在仲德手中。

我意请他说服张燕与匈奴人,引百万黑山贼与匈奴单于三万铁骑分出一军,南下梁国。

反正他们此行也只为了抢掠就走,又不占据城池,终不能长久拖延袁绍。

既然如此不若让他们抢一把大的,替我同时拖住二袁。”

“如此只怕梁国当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