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适才相戏耳(2/2)

其等此前得我许诺,当下怨气已生,唯犒军可解,即便是我也难以强令之。

既然将军已降,何不放我等开城劳军?”

张绣闻之,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曹操话已至此,说不定真是一场误会,他也不好当场发作。

反正之后已经准备了试探计划,足以试曹操之心,此刻也不必急于一时。

是以张绣面上继续维持着虚伪的笑意,主动将曹操等人迎入城中。

而曹操本意就此趁机斩杀张绣,控制宛城之军,偏偏张绣主动来降,具体宛城军队如何处置,还得容后协商。

他此刻同样也不好急于一时,直接就要夺张绣兵权,果真吃相如此难看,只会将人当场逼反,好事反成坏事。

于是曹操、张绣二人都等着从长计议,各自笑脸相迎,又各怀鬼胎,携手共入宛城。

宛城,曹营临时府邸。

“你们说张绣小儿,他这是什么意思?

我这还没动手呢,他又怎会突然投降,莫不是以诈降之计,诱我入城,打算埋伏于我?”

大殿之中,曹操来回踱步,面上困惑之色欲甚。

他不觉得天上有掉馅饼之事,眼下越是顺利的出奇,他就越觉得不安。

荀攸却抚须而笑,“主公,何须忧虑?果真有埋伏,在我等入城之时,便已然杀出,又何需等到现在?

况且贾诩早有归顺朝廷之意,前些天又骂走了袁术使臣,想来张绣彻底得罪了袁术,走投无路之下,被他说服也说不定。”

曹安民因上次走脱了张勋之事,为曹操所不喜,闻言也顺着说些好听的话,出声讨好。

“是啊,叔父有什么好忧虑的?

当年刘备尚且能白得一徐州,今叔父白得一南阳又如何?

依小侄看,此是好事,乃叔父威名之声,德被苍生所至。”

“汝等所言有理,只我到底心里不安,总觉不妥。”

见曹操面上终有疑虑之色,荀攸劝之。

“既然主公不放心,何不将那贾诩唤来,届时张绣为何投降,主公一问便知。”

曹操颔首,称:“善。”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张绣府邸,张绣同样在殿中踱步,于贾诩密谋。

“今我观那曹操,倨傲非常,只在马上与我说话,只怕未必真心将我放在眼中。

且那典韦、夏侯渊二将,行军诡异,恐有害我之心,果真不得不防。

先生此刻,可还要劝我乎?”

张绣此前因蒋干之语,本就对降曹之事怀有疑虑,此刻又逢曹军举止诡异,警兆大生之下,贾诩已知其心意,自己又哪还劝得住他?

当下也只得深深叹了口气,心下暗自期望曹公能经得起考验,不负枭雄之名。

面上则对张绣长拜一礼,“诩受张老将军托庇之恩,又得将军信重,每临大事,言听计从。

今时今日,到了我还张家恩义的时候了。

请将军放心,此前劝将军降曹,只为替将军于朝中谋一处安稳前程。

袁营此时如鲜着锦,烈火烹油,虽能博一世富贵,但其成败尚未可知,或可腾蛟起凤,亦或忽坠云端,终究并不安稳。

罢了,罢了!既然将军已决心试探,接下来且听诩安排。

他曹孟德到底是龙是蛇,你我且试他一试。”

张绣闻之大喜!

这段时间以来,贾诩在劝说他,他又如何不在劝说贾诩?

毕竟这等试探人心的诡计,他张绣又不擅长,由他亲自来难免疏漏,交给贾诩,必然无虞。

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得说服贾诩真心帮他,而凭着张家两世在贾诩这积累的人情,可算成功说服这位先生帮自己这一次。

于是,宛城这盘棋,便已然成了袁术落子布下大局,贾诩操盘以控小势,张绣为白,悉听配合,而曹操执黑,大龙将困,犹不自知。

毕竟无论荀攸再怎么心思缜密,又怎么能想到,近来常与他书信往来,言说要劝张绣来投,甚至已经让张绣做出假道南阳,举郡来降等实际行动的贾诩。

居然在因缘际会之下,配合袁术布局,里应外合,合伙试探曹公?

恰在此时,只听殿外侍从来禀:

“将军,曹营那边邀贾先生过去一趟。”

“好,我知道了。”

张绣微微颔首,看向贾诩,贾诩会意。

“将军放心,诩知道该说什么,今晚便能安排好一切。”

“得先生倾力相助,我无忧矣。

先生放心,绣亦知自己才薄力微,非先生久留之地。

只待先生助我这最后一次,若试出曹操果真明主,则你我诚心降他,先生可自入曹营,勿以绣为念。”

“张家两世恩遇,诩必不负将军所托。”

贾诩长拜一礼,起身往曹营而去。

曹营临时议事大殿,惊见一儒雅文士缓步而来,曹操凝视片刻,忽然仰天大笑,亲手扶其手。

“文和先生大才,曹某早有耳闻!今得相助,如虎添翼!”

“曹公大名,诩如雷贯耳。”

二人互相吹捧寒暄一旦,曹操这才提及正事。

只见他轻抚长髯,凑近贾诩耳畔,忽得低声相询。

“张绣假意来降,实欲还是诈降图我?今已被我识破,贾先生来此还不直言相告,是于那张绣同谋乎?”

贾诩万分诧异,神色间惊骇欲绝。

“我家将军诚心来投,曹公何出此言?”

曹操故作冷笑,“汝等与他袁术使者,演苦肉计,假意骂走,实则同谋害我。

此袁公路之惯用伎俩耳!

恰巧近来我营中上下,无论文武,皆深研袁公路之用谋,已熟他秉性,是故此计已为我等看破,先生休要再装。”

“可是有小人蛊惑,欲离间曹公与我家将军?不妨将之请出,诩可与之对质。”

贾诩诧异非常,皱眉不解,斥之曰。

“无端揣测,当有凭证,望丞相将理由一一道来,容我辩之。”

曹操仔细辨他神情,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好似真没与那袁术同谋要害自己,这才朗声而笑。

“适才相戏耳!”

贾诩:“.”

见贾诩冷了脸色,经常跟他通信的荀攸赶忙笑脸相迎。

“实在是张绣将军无端投降,我等心下不安,这才试探一二,绝无害人之心,还望先生勿怪。”

贾诩面道“无妨”、“理解”之语,心下已然冷笑。

我亦无害人之心,今当试曹公,不过相戏耳,亦望汝等勿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