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王爷们:皇上,我们清白,我们是好(2/2)
“我们冤枉!”
袁崇焕摆摆手:“王爷们的心意,本官自然明白。皇上也是明白的。只是…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啊。况且,魏公公那边…”他朝殿外努努嘴。
殿外,魏忠贤正指着几个锦衣卫骂:“眼睛瞎了?那箱子底下压着的玉璧没看见?给咱家搬出来!这个玉璧那么大,一定是用来刻玉玺的!”
王爷们吓得一哆嗦。
“袁中丞!救救我们!”山阴王朱鼐铗带着哭腔喊。
袁崇焕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不能再吓唬了,真要吓死俩,他不好交代,于是脸上露出点笑容:“王爷们若真想自证清白,求得平安,本官倒是有个主意。”
“请中丞指点!”
“快说快说!”
袁崇焕声音放得更低:“你们…可以自请更封。”
更封,就是更换封地的意思。
“更封?”王爷们面面相觑。
“对,”袁崇焕点头,“离开大同,散开。你们走了,散开了,拧不成一股了,皇上自然就放心了。”
王爷们眼睛亮了亮,随即又黯淡下去。
“离开大同…能去哪儿?”隰川王朱俊柏问。
袁崇焕脸色一沉,声音也沉了:“若是让魏公公来查…他一定能查出点什么。到时候,怕是只能去一个地方了。”
“哪里?”
“凤阳高墙!”
王爷们倒吸一口凉气。凤阳高墙!那是圈禁罪宗的地方!生不如死!对于快饿死的宗子来说,也许还能有口吃的,可他们毕竟是王爷。
“可若是你们自己上表,请求更封,就是自证清白,”袁崇焕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诱惑,“皇上宽仁,念在宗亲之情,定会体恤。说不定…会让你们去江南那样的富庶之地,做个安稳王爷。”
“江南?”
“去江南?”
王爷们都惊呆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江南?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他们这些世代困守边镇苦寒之地的郡王,连做梦都不敢想!
袁崇焕看着他们震惊又带着一丝希冀的脸,最后加了一句:“王爷们想想,除了凤阳高墙,天底下还有比大同更差的去处吗?这里有什么好?天旱人穷,时不时还有鞑子入口,隔三岔五还有大头兵哗变.上表求更封,证清白吧!这是唯一的生路,也是…一条富贵路。”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殿外,搬东西的吆喝声,魏忠贤尖利的训斥声,还有金银器物碰撞的脆响,不断传来。
王爷们的心,被“凤阳”和“江南”这两个词,撕扯着。
“江南.”广灵王朱鼐镰喃喃自语,泪痕未干的眼睛里,突然迸出一点光。他猛地站起身,抹了把眼泪道:“袁中丞!小王.小王愿上表!求皇上开恩,准小王更封!小王是清白的!小王是好王啊!”
他这一嗓子,像开了闸。
“小王也愿上表!”潞城王朱鼐鍲紧跟着起立,声音发颤,“小王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求皇上恩准更封!”
“小王也是!”山阴王朱鼐铗也对袁崇焕道,“小王愿离了大同,自证清白!”
宣宁王朱鼐铉、隰川王朱俊柏、灵丘王朱仕,也都争先恐后地表态“证清白”:
“小王清白!”
“小王是好王!”
“求皇上开恩,准小王更封!”
“小王愿去江南.不,是愿听皇上安排,去任何地方,只要离开大同!”
最后,连最年长的襄垣王朱成鍨也颤巍巍地扶着椅子站起来。袁崇焕赶紧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老王爷不必如此。”
朱成鍨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袁中丞老朽老朽也愿上表求皇上念在老朽一把年纪,准老朽离了这苦寒之地,寻个安稳去处老朽老朽也是清白的啊!”
一时间,银安殿内,七个郡王都认怂了,嘴里翻来覆去就是“清白”、“好王”、“求更封”。
袁崇焕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这饼,算是画成了。
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连声道:“好,好!王爷们深明大义,本官定当如实禀明皇上!都请坐,快快坐下!”
殿外,魏忠贤的尖嗓子还在响:“那个谁!轻点搬!那可是前宋的钧窑!摔碎了把你全家卖了也赔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