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王别哭,乖乖跟我们走吧!(第一(2/2)

徐启年带来的侍卫,护着杨嗣昌、杨镐等人径直入宫。

昌德宫勤政殿。

朝鲜国王李倧正襟危坐,内心激动又忐忑。

脚步声响起。大明钦差一行人昂然而入。

杨嗣昌根本不给朝鲜君臣寒暄之机,直接从怀中取出明黄绢帛,双手高举,朗声道:

“朝鲜国王李倧接旨!”

李倧一愣,赶紧下御座,走到殿中跪倒。群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杨嗣昌展旨,声音洪亮: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建虏再犯尔疆,平壤既陷,王京危若累卵。朕心恻然,不忍坐视。……尔宜避虏锋芒,暂移驾于江华岛……长期抗虏,以全宗社……钦哉!”

圣旨念完,殿内死寂。

李倧懵了。这是要他立刻跑路!大明天朝派兵来居然不是为了帮他守住汉城,而是为了带着他逃往江华岛的这也太荒唐了吧?

没等他反应过来,领议政李元翼猛地直身,急切道:“殿下!天兵既至,何不凭汉城坚城,与胡虏决一死战?王驾移驻海岛,恐动摇军心民心啊!”

一位魁梧的武班大臣也叩首,声音洪亮:“臣等愿与天兵共守汉城,誓与胡虏血战到底!未战先迁,宗庙何存!”

杨镐嗤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压过所有声音:

“战?拿什么战!尔等的兵,比万历年间如何?当年倭寇偏师便能破汉城、陷平壤!今日来的是建奴主力,凶悍十倍于倭寇!若无天兵,尔等能守几日?一日?两日?”

他目光如刀,扫过众臣:“陛下此旨,正是深知尔等绝无固守之能,方行此万全之策!此乃君父保全尔等宗社的慈心,安敢置疑!”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扑倒在地,泣声道:“大王!弃宗庙社稷于不顾,百年之后,何颜见列祖列宗啊!”

“迂腐!”杨镐厉声打断,“宗庙重要还是社稷重要?人在,社稷才在!当年倭乱,汉城也丢了,后来不也光复了?当年你们的大王、大臣要一起死在汉城,现在朝鲜人说不定都要说倭国话了。”

李倧脸色惨白,嘴唇哆嗦,还欲再言。

“唰——!”

杨嗣昌猛地拔出尚方宝剑,剑尖寒光直指殿中,厉声喝道:“圣旨已下,敢有违抗者,以抗旨论处,杀无赦!”他又高举宝剑,“这是圣上所赐的尚方宝剑!”

几乎同时,殿外传来密集脚步声!数十名明军甲士瞬间堵死所有出口,手按刀柄,目光森然!

徐启年尖声道:“哪个敢抗旨!侍卫何在?护送大王启程!”

李倧整个人像被抽空力气,肩膀彻底垮下,以头触地,声音嘶哑微弱:

“臣……李倧……领旨……谢……万岁天恩……”

他颤抖的双手接过那卷圣旨。

杨嗣昌收剑入鞘:“徐公公,安排仪仗,护送李王及宫眷,即刻启程!”

“得令!”

徐启年手一挥,侍卫立刻上前,“护卫”着李倧及一众手足无措的朝鲜大臣,向殿外走去。

勤政殿内,一时只剩明方几人及少数魂不守舍的朝鲜近臣。

杨嗣昌转向失魂落魄的李元翼、金瑬等人,语气不容置疑,语速极快:“领相,诸位!”

“王驾移驻江华岛乃万全之策,然汉城亦不可资敌!本官令下,尔等即刻执行,不得有误!”

“其一:通告全城文武百官、两班勋贵,限两个时辰内,收拾细软家眷,随驾前往江华岛!逾时不候,后果自负!”

“其二:立即派人,开启所有府库、仓廪!能搬走的钱粮、布帛、军械,全部装车,随军运走!一样不准给建奴留下!”

“其三:搬不走的陈粮、粗布、杂器,及官仓其余存粮,立即于崇礼、光化诸门外设点,尽数分发给城内百姓!告诉他们,这是大明天子与朝鲜国王的恩典!让他们念着这份恩情,勿要从贼!另外,建奴不日即至,欲活命者,速速弃家南逃或入山避祸!”

“其四:以朝鲜议政府及大明钦差行辕名义,张帖安民告示,内容就如上所述,让百姓速走!”

李元翼闻言,浑身一颤,脸色惨白如纸:“钦、钦差大人……这……这是要坚壁清野,弃守汉城?可……可如此一来,京畿百万生灵……”

这命令比放弃汉城更加彻底,几乎是亲手摧毁了王京的根基!今日之后,汉城只怕会变成一座空城!

“正是要坚壁清野!”杨嗣昌打断他,目光冷硬,“难道要将这满城粮秣、十数万民夫,都留给建奴,助其壮大,再来攻打我等吗?”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若贪恋城池物资,致使王驾有失,军民俱陷于虏手,那才是千古罪人!”

“即刻去办!”

杨嗣昌不再看他们,对徐启年道:“徐公公,派兵‘协助’朝鲜各位大臣,办理上述诸事。两个时辰后,大军准时开拔!”

“是!”徐启年尖声应下,立即点派麾下军官,如狼似虎地“陪同”着几乎站不稳的李元翼等人,匆匆离去执行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