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无敌铜将军(2/2)

这个老匠人有些滑头,对早已在民间流传开的熬硝工艺知无不言,对自家火药原材料和制作流程也详细回答,却故意绕过事关自家饭碗的火药具体配比。

其实,石山并不稀罕曹家火药配比,因为他们在原材料选用环节就错了——硝土提纯不够,还掺了皂角、茯苓两种没啥用处的杂物。

而且,曹家掌握的熬硝工艺也极耗费人力物力,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曹家的火药炒制工艺还是很具指导性,令石山颇受启发。

早在北宋时期,黑火药就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火药配比越发成熟,军用化技术不断演进,除了各种燃烧、烟熏、爆炸武器外,还出现了金属管制火器。

石山就听说过元军有些精锐部队装备有名为“铜将军”的火铳,号称能“射穿百札,声动九天”,显然过于夸大,但威力应该不俗。

石山清楚未来军事技术演进趋势,当然也想让队伍尽早列装火器。

不能直接运用民间技术倒是没多可惜,毕竟知道正确的配方再研究具体配比,也只是多费些功夫而已。

但没有能够大规模量产钢铁和硝石的稳定地盘,火药武器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若是朝廷或其他各路义军用改良后火药技术,再利用资源优势大批量制造,反过来以“高科技兵器”碾压自己,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总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迅速度过,到第四日下午,见还有投军者接连送到军营报到,石山便放下手中事务,径自到西城门检查募兵情况。

还没有走出城,石山就看到曾兴正跟一名青壮在争执着什么,后者手里还拿着一根扁担,神情貌似有些激动。

曾兴已经是队率,是“升官”速度仅次于吴六斤的楮兰站丁,平日里做事都很踏实,按说他应该不至于为点小事就和前来投军的青壮发生冲突。

“曾队率,发生了什么事?”

千户大人驾到,曾兴和负责登记的小吏赶紧站直了身子,恭敬答道:

“回千户,这人想投俺们,但要先领了粮食送回家再来。俺说咱们明天就要开拔,他家离得太远,等不了,劝他投薛总管的队伍,他又不听。”

铁一般的军纪谁都想要,可严明的军纪不可能没法凭空变出来,这个时代跟底层百姓谈理想、信念什么的太高大上,还不如充足的物资保障来得实惠。

没有根据地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甚至路在何方都不清楚,朝不保夕的情况下,对仓促组建的封建军队苛求军纪而忽视人情是取死之道,只会导致人心离散。

因而,确定曾兴没有仗势欺人后,石山就摆了摆手,让围上来的众士兵各归各位,然后才转身看向之前和曾兴争吵的青壮。

那汉子之前见来了红巾军“大官”就丢下扁担,跪伏在地,一直没敢抬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