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班师回城下马威(2/2)

石山已经能够想象是怎样的大排场,但这事不宜交给李武处理。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通知李指挥使,继续按计划行军回城,不必理会刘长史他们。”

“俺晓得了!”

鲁钱河一战,红旗营取得辉煌战果。

石山却以濠州刚被夺下尚不稳定为由,将元帅府一众文官留在城中抚民理政,这帮人没能亲临前线分润功劳,再不借着迎接大军凯旋做点文章,就真的沾不上此战的光了。

随着基业做大,文武争功的现象基本无法避免,只要不影响大局,石山一般不会干涉。

未时时分,濠州城已经在望。

城南,乌泱泱一片,全是夹道喜迎大军凯旋的濠州官民,石山大略数了下,其总数怕不得有六七千之多,顿时皱起了眉头,终于知道李武说的排场有些大是多大了。

石山骑在高头大马上,老远就看到刘兴葛身后,临时清理出了一片空地,地上铺着稻草和木板,以隔绝踩化的脏雪水,其上坐着十来个彩衣女子,各抱琵琶、洞箫等乐器。

“停!”

隔着还有近一里地,缓缓行来的大纛突然停下,石元帅大驾不再前进,欢迎大军的百姓队形已经排好,不便再调整,刘兴葛赶紧派经历司经历夏茂过来询问情况。

“元帅!下官等可是有所疏漏?”

“今日这场仪式,所费几何?钱粮由何处支取?”

夏茂强作镇定,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回道:

“城中大户感佩元帅大破鞑虏,使濠州万民免受兵灾,自发组织凯旋仪,所有钱粮公中一文不出。”

“哦?”

石山马鞭指向远处黑压压的人群,冷冰冰地道:

“看不出来,濠州大户居然还有如此号召力,天寒地冻,能让这么多百姓赶到城外等半天?周十二死哪儿去了?是被你们绑了?还是吃了大户好处,放任百姓出入城门不管了?”

夏茂膝盖一软,当即噗通跪下。

濠州红巾军元帅府架构残缺,刘兴葛这个元帅府长史没有半分兵权,为了组织这场活动,刘长史亲自找留守的乙二营指挥使周十二协调,才能放开曲阳门,安排这么多百姓出城。

可是,真要细究起来,却是犯了忌讳。

夏茂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被吓得停止了,额头顿时滚落豆大汗珠,缓了数息,才敢接话。

“周指挥就在城内维护秩序,前军也都按元帅吩咐已经进了城。元帅,大户确实是自发——”

石山当然知道这些大户自发前来迎接自己凯旋,红旗营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定远士子都知道主动投靠,若是濠州士绅大户还没有半点表示,那他们就不配继续享用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

“你们许了百姓什么好处,才驱使他们化雪天出城受冻?”

夏茂很想说百姓也是自发出城迎接元帅,尽管有不少百姓确实是自己跟出来看热闹,官府也提前准备了姜汤和杂面饼分给他们,但石山刚发了脾气,他可不敢再触霉头,一咬牙报了一个数。

“每人十斤杂粮,五文钱。”

“起来吧,动不动就跪!成何体统!”

石山依然面无表情,语气却缓和了一些,接着道:

“既是答应了百姓的好处,本帅也已经率大军回来,天寒地冻,就不要让他们继续等了,现在就把钱粮发到百姓手中吧。”

“下官这就去办。”

夏茂如释重负,转身就往回跑,自己先躲过了元帅的怒火再说,至于随口报出的钱粮如何兑现,让刘长史和方知事头疼去,谁让他们主动挑起这事!

刘兴葛比夏茂沉稳干练多了,听完夏茂的陈述,他就知道今天的问题出在哪儿——石元帅并不反对举办凯旋仪式,只是不喜滥用民力,更忌惮他们有滥用民力的能力。

这中间其实有些误会,但不重要,石元帅本意就是要借机敲打,刘长史也用不着解释,赶紧解决问题,把凯旋仪式办下去才是正经。

夏茂被元帅一吓,开口才这么点钱粮,马上要过年了,之前就已经有救济孤贫百姓收买人心的计划,反正今日开销全有大户赞助,却能为石元帅收买人心,还能趁机核查城中丁口,自然不能太过小气。

刘兴葛当即与几个身价最大的大户一合计,很快就凑齐了赏赐所需钱粮,然后,安排几个元帅府新招募的属吏为他传话“扩音”。

“元帅大破鞑虏,与民同享战利。特令——城中百姓无论男女长幼,皆赏杂粮二十斤、钱十文、肉半斤,以庆新春。明日由各里、坊发至各家,若有克扣,可到州衙击鼓控诉!”

今日出城的百姓每人原本分到两个杂面饼,等了小半天,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顿时沸腾起来。

“元帅仁义!”

“元帅仁义!”……

喊声由小到大,震落城头上的积雪,也传到了中军队列中。

朱重八离石山有些远,并不清楚之前具体发生了什么,仅能从夏茂的服饰和神色,猜出个大概。

“乖乖,元帅真是好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