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2)

这么早就跟贼军耗上了,他这一部不就成了拼消耗的大怨种,反成全了逯鲁曾那老货摘桃子?

关键是官军若是士气高昂敢打能胜,能跟贼军拼消耗也就罢了,可现在这副见了贼军就如同老鼠见了狸猫的死德行,谁敢真与贼人硬碰硬?

因而,面对滁州急报信使,彻里不各种太极,最后干脆让属僚出面打发滁州信使。

其人浸淫官场多年,深刻明白一个道理:麻烦是解决不完的,以拖待变反而是处理很多麻烦的最佳选择!

这一次,还真让彻里不赌对了。

如此,拖了整整一旬时间,滁州再来信使,却不是告急,而是报捷——滁州军民万众一心,已经打退了贼军,斩首百余级!

彻里不虽然不信滁州战报,但仍是当即发兵,直奔滁州而去。

其人如此心急,却不是因为争功,而是这段时间天下局势又发生了急剧变化,稳不住了!

正月初三,竹山县贼孟海马攻陷襄阳路,襄阳路总管柴肃殉难。

同一日,徐宋红巾军攻陷荆门州。

正月初四,徐州红巾军攻陷怀远,县尹汪元祐殉难。

正月十三日,徐宋红巾军丁普郎、徐明远部攻陷汉阳。

同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兴元路爆发贼乱,随后贼人攻陷金州。

正月十四日,徐宋红巾军攻陷兴国府。

正月十六日,徐宋红巾军赵普胜、李普胜部攻陷巢县。

正月十七日,徐宋红巾军邹普胜部攻陷武昌路,威顺王宽撤不、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弃城走。

正月十九日,徐宋红巾军鲁法兴部攻陷安陆府,知府丑驴战不胜,死之。

正月二十九日,徐宋红巾军攻陷沔阳府。

正月三十日,徐宋红巾军攻陷中兴路,山南宣慰司同知月古轮失领兵出战,众溃,宣慰使锦州不、山南廉访使卜礼月敦皆遁走。

与此同时,江西行省龙兴路、袁州路、瑞州路、吉安路、江州路,江浙行省饶州路和信州路等地地方官均上奏境内有白莲妖人公开聚众,疑其举事在即,请求朝廷尽快发大兵平乱。

一时间,江南江北反贼尽起,大元财赋重地和漕粮运输通道皆有被贼军截断、占据的风险。

钱粮乃政权之根本,朝廷一旦失去财赋调拨能力,纵有百万雄军,也会迅速瓦解。

远在大都的皇帝和宰相也感到了形势越发棘手,终于稳不住了,除了淮东宣慰司添设同知宣慰司事及都事各一员,添设淮东元帅府,命其讨伐徐州乱贼外,还多管齐下,频频发出诏令。

一是劝课农桑,恢复生产。

以河南、陕西、腹里诸路,供给繁重,调兵讨贼,恐农民不能安于田亩,守令有失劝课为由,委通晓农事官员分道巡视,督勒守令亲诣乡都,省谕农民,依时播种,务要人尽其力,地尽其利。

其有曾经盗贼、水患、供给之处,贫民不能自备牛、种者,所在有司给之。仍令总兵官,禁止屯驻军马,毋得踏践,以致农事废弛。

二是大赦天下,瓦解乱民。

以黄河复故道,大赦天下,试图分化起义军的摇摆分子,以稍稍缓解民间风起云涌的抗元风潮。

三是括马备战,再起大军。

下诏拘刷河南、陕西、辽阳三省及上都、大都、腹里等处汉人马。

四是调兵遣将,合力剿贼。

命四川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为总兵官,与四川行省右丞长吉讨兴元、金州等处贼;

命政院同知桑哥率领亦都护畏吾儿军与荆湖北道宣慰使朵儿只班同守襄阳;

宣济宁兵马指挥使宝童统领右都卫军,从知枢密院事月阔察儿讨徐州。

五是以贼制贼,消除隐患。

调台州义军万户方国珍北上击徐州贼,并命江浙募舟师北守大江,以防方国珍趁机作乱。

一连串诏令下来,大元帝国这台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力运转,朝野上下都看到皇帝平灭乱贼的大决心。

彻里不再不出兵,就要被朝廷申饬了,当然,促使其出兵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淮东路元帅逯鲁曾已经到任,并赶在扬州官军出动前,就先行一步出兵了。

……

ps:本章后面穿插了大量天下大事,若是改成对话形式,更生动也更容易代入,但对话太占篇幅了,犹豫再三,还是尽量浓缩成大事日志形式,更省笔墨,也更能体现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