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收俞廖水师初成(2/2)

“好!还是俞大哥考虑得周到,廖兄弟,请!”

俞廷玉当即把船队指挥权交给了儿子俞通海和俞通源,自己则干脆利落地抓住缆绳一滑,稳稳落在旁边一艘小船上。随即,小船灵活地划动,直接汇入了张德胜的船队里。

廖永安也是个光棍性子,见俞廷玉已经带头做了表率,自己也不能弱了名头,同样把船队交给弟弟廖永忠,也迅速划着小船跟上了俞廷玉。

姥山岛,水寨内。

徐达看到俞、廖联合船队停在了三里开外,纹丝不动,心知张德胜已经成功震慑住了二人。但他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低声下令,道:

“弓弩手保持隐蔽,无我命令,不许妄动!”

水寨沉重的木闸门在绞盘的转动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缓缓升起。

俞廷玉乘坐的小船刚驶入水寨,抬眼就望见营中主码头上,一个身材高大的身影正独自负手而立,渊渟岳峙,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张德胜想起当日徐达单枪匹马喝退合肥数百骑兵的英姿,腰杆挺得更直了,语气带着自豪介绍道:

“俞大哥,廖兄弟,那位就是俺们徐达徐总管。”

俞廷玉心中暗凛能得石元帅信重,独当一面主持巢湖水师大局,这位徐总管的气度当真不凡!

小船靠上码头,张德胜领着俞廷玉和廖永安踏上栈桥。

“总管,人带来了。这位是俞廷玉俞大哥,这位是廖永安廖兄弟。”张德胜上前禀报。

直面徐达那高大身影和无形中散发出的威严,俞廷玉心中最后那点小心思也彻底烟消云散,立刻拉着还有些发懵的廖永安,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带着恭敬,道:

“小人俞廷玉(廖永安),久仰石元帅威名!今日得知徐总管代元帅在姥山岛立营建军,特率手下儿郎前来投效。俺们出身草莽,行事难免粗鄙,还望总管不嫌腥贱,多多提携。”

徐达见状,大步流星走上前来,声如洪钟,道:

“徐某久闻巢湖俞氏父子、廖家兄弟皆是不惧暴元的豪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是真英雄!”

话音未落,他那双有力的大手已经伸了过来,一手一个,稳稳地托住了俞廷玉和廖永安的胳膊肘。

俞廷玉只觉得一股难以抗拒的巨力从小臂传来,还没反应过来,整个人已经被徐达稳稳地“托”了起来,旁边的廖永安同样一脸震惊,显然也感受到了那股沛然巨力。

“走,岛上说话。”

徐达也不废话,松开手,径自转身,朝着岛上走去。

渔户们习惯了漂泊,有船就是家。

但一支正规的水师要形成规模和战斗力,就不能总这么凑合,必须在岛上建立营房、粮仓、军械库等固定设施。

幸好石元帅早考虑到了这一点,调拨了大批工匠和物资,此刻粮仓和军械库已经初具规模,营房区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俞廷玉跟在徐达身后,登上岛屿,看着眼前大兴土木的场面,心里暗自盘算:要是换成自己,要多久才能支撑起这样规模的营建,恐怕搭上全部家当,也要好几年吧?

其人真神游天外间,只听徐达一声令下:

“好了!今日操练到此为止,各队带回营区休整!”

俞廷玉和廖永安闻声愕然转头。

只见刚才看起来空无一人的大片礁石后面,呼啦啦站起来好几百名精悍士卒,人人手持强弓硬弩,冰冷的箭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众将士看向他们二人的眼神,也带着毫不掩饰的警惕和审视。

看着红旗营的士兵们动作利索地将闪着幽光的箭矢一支支插回箭囊,俞廷玉和廖永安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此刻,他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侥幸!太侥幸了!刚才要是脑子一热,仗着船多不管不顾地冲进水寨……现在自己身上恐怕早就插满箭矢,变成湖里的鱼食了!

水上厮杀,当然不止弓弩对射这一种手段。

可如此精良的制式弓弩,俞廷玉和廖永安手里一件都没有。

红旗营这边连像样的营房都还没盖完,却一次性就给水师配备了数百张强弓硬弩,这其中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自己若是与红旗营水师对抗,便如拿着木棍的孩童面对披甲持锐的精兵!

徐达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落在俞廷玉和廖永安身上,沉声问道:

“说说看,你们手下,现在各有多少人手,多少条船?”

俞廷玉此刻早已彻底熄了任何别的心思,姿态放得极低,小心翼翼地回答:

“回总管话,小人原本有大小渔船三十四艘,手下兄弟一百五十七人。廖兄弟那边是渔船二十七艘,兄弟一百一十二人。

这次听说总管在姥山岛立了旗,竖起水师大旗,俺们为了表示诚意,又临时召集了愿意跟随的四十三条小船,凑了一百七十三名兄弟,一并带来了。”

“嗯。”

徐达心中迅速盘算,加上俞廷玉、廖永安带来的这部分生力军,现在姥山岛水师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一千二百五十人,大小船只达到了一百七十一艘。

仅论规模,巢湖众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抗衡,水师已经初具雏形。但要想各部听令而行,指挥调度自如,初步形成战斗力,还须长时间严格训练才行。

徐达对俞廷玉识时务的表现很满意,朗声道:

“俞廷玉、廖永安!你二人深明大义,主动率众来投,红旗营自不会亏待你们。我即刻派人禀报元帅,保举俞廷玉为水师第二营指挥使,廖永安为水师第三营指挥使。”

登岛之前,张德胜就已经告诉过俞、廖二人,自己投靠石元帅后,就被授予了指挥使的正式军职。

俞廷玉和廖永安自忖,论过去的声望和实力,自己都远在张德胜之上,现在能和张德胜一样当上指挥使,非但没有不满,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谁让人家张德胜投靠得早,先得了石元帅的赏识呢?

今天他们气势汹汹地过来,没被徐总管一声令下射成刺猬,已经是祖宗保佑,天大的运气了!现在还能和张兄弟平起平坐,当上堂堂正正的红旗营指挥使,还有什么不知足?还敢奢望什么?

俞廷玉和廖永安心中激动,再次单膝跪地,齐声道:

“谢徐总管提携大恩!小人愿为总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对!”

徐达脸色一肃,立刻打断他们,朝着北面濠州方向郑重地一拱手,道:

“我等皆是石元帅帐下部将,要赴汤蹈火,也是为元帅,为红旗营的大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