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紧迫(1/2)

西岱宫的火炉烧得正旺,烛光在陈安眼底摇曳,晃得陈安连打了几个哈欠。

富凯在马萨林的示意下开始念他的刚完成的草稿:

“我心里有一个初步的计划,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完成军改。”

“第一阶段——整编全国75个核心城镇,主要包括巴黎、里昂、土鲁斯、第戎等地,收缴地方警备与家族私兵,预计裁撤人数为4.8万人。”

“第二阶段——整合边境要塞力量,包括洛林、阿尔萨斯、卢森堡等军事重镇,统一指挥结构,收归中央军制,涉及40个要塞据点。”

“第三阶段——对剩余中小城镇进行全面清查,强制解散所有非中央授权武装,预计再裁撤1.9万人。”

“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通过募集的义务兵完成对现有兵制的替代。”

他讲得不紧不慢,然后又补了一句:“初步预估,这个整合周期为五到十年。”

“没错。”马萨林点头,“但问题在於——我们拖不起。”

他抬头望向眾人,语气忽然变得压抑,眉心紧锁。

“香檳地区的叛乱还没结束。孔代虽然逃入西班牙,但他的余部仍在边境地区游荡,煽动反叛情绪。”

“整军第一阶段,所以,我希望在半年內,在国王加冕仪式前,在巴黎完成试点。”

陈安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盯著跳跃的火光,神情若有所思。

——不对。

他心中暗暗敲响了警钟。

哪怕早已习惯宫廷言语里话中有话,但此刻他仍觉出一丝异样。

马萨林明明之前告诉他,是因为计划泄露,才不得不提前行动。

可现在听来,这所谓的“半年目標”,显然並不是临时应变的仓促决策,而像是早就擬定好的推进节奏。

换句话说,之前那个“泄密者”的说法,可能只是说辞。

甚至,那场圣礼拜堂的“封岛行动”,也未必真是被动应对,很可能本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临场换了个说法。

陈安没有露出异色。

他知道,有些事情不必深究——也不能深究。

他终究不是波旁家的一员,甚至姓都在名字前面。他的使命和赌注,来自另一个濒死的帝国,另一片大陆上那场迟迟未落幕的挣扎。

至於需要五到十年?

对別人来说,也许只是享受几次季节交替;但对他来说——那是生死线。

他不属於这里,他的时间不多。

真正压在他心头的,不是孔代和西班牙的媾和,毕竟在马萨林死后,孔代会和路易十四握手言和,他担心的是大明的命运。

如果法国军改还要五年,那永历帝朱由榔就会被马吉翔骗到缅甸诈骗园区,若再等到咒水之难发生,南明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他必须爭取的,就是十天后见牛顿的约定。

虽然此时的牛顿可能连苹果都没吃过几个,但陈安知道,他將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几个天才之一。

哪怕他自己只是个文科生,一个连空气中氧气含量都能记错的文科生。但那些少年时模糊的记忆在牛顿的帮助下,定然会变得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