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牛顿(2/2)

而陈安,今天就是那个从东方走来的“天使”,来为他们这群普罗米修斯,提前送上一把火。

在蒙特莫尔的开场白和泰维诺对陈安的介绍后,陈安走到一张小圆桌前,站定,环视了一圈那些名字熟悉却脸不熟的“歷史註脚”。

当然,有一位不是,他是这个时代的主角,甚至是整个科学史的主角。

那是个瘦小、沉默、正低头啃苹果派的孩子,而他的名字叫艾萨克·牛顿。

衝著蒙特莫尔请来的画师笑了一下,然后试图用眼神来引起和小牛顿的对视:

“诸位晚上好。感谢今晚的款待,尤其是泰维诺先生的信任。”

“我知道你们中的不少人,对我出现在这里感到困惑。”

“一个东方人,一个外来者,一个以剧作闻名巴黎的人,今晚却说要谈——自然的法则,甚至以占卜的名义请来了一个英格兰的孩子。”

“听起来的確有点荒唐。”

他顿了顿,扫了一眼眾人,有人在低声笑,有人抿了口酒。

“所以,我不打算用什么长篇演讲来说服各位。”

他从怀中抽出一小张羊皮纸,展开,压在桌面上。然后用鹅毛笔,写下三行字:

“假若施加於某物体的外力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

“施加於物体的外力等於此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於对方时,彼此施加於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三句话,是我今晚全部想讲的,我希望能由牛顿讲给大家。”

在牛顿羞涩又稚嫩的言语后,厅堂內一度安静,火光在壁炉中轻响。

然后,第一个出声的是惠更斯。

他起身,慢条斯理地走近那张纸,盯著那三行短句,眼里闪著极细微的光。

“这更像是一种……总结。”

“但总结得太完整了。”

“这三条定律,把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我最近在研究的弹性碰撞……甚至我们仍在爭论的『力』的本质,一口气串成了一个闭环。”

“你们东方……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些的?”

惠更斯看向陈安,话语中没有敌意,反倒像是在打量一个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谜题。

陈安没有直接回答,也不好回答,他看向牛顿,突然想到了一句话,虽然他依稀记得,牛顿的本意好像带有些讽刺意味:

“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

“这听起来倒是很东方。”坐在角落的皮埃尔·塞吉耶打趣道,试图为自己这位首席院士找些存在感,“连谦虚都带点诗意。”

惠更斯没有理会这句本属於牛顿的名言,接著追问道:“那碰撞前后动量守恆,这是否正確?”

陈安点了点头。

然后蒙特莫尔的宅邸又陷入了平静。

陈安原以为,这三条定律的提前公开会引发质疑、爭论,甚至某种程度的反驳。他的包里甚至还准备了一辆小型木製滑车、一块手磨斜面和一根细绳,本想当场做演示。

看来自己的科学史没学好,没办法,只能接著薅牛顿了。

於是陈安再次拾起笔,在纸张下方写下第四行:

“f = gx(m?m?)/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