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火器(2/2)

“那是我们道士炼丹的副產物,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的链金术师。说白了,大家都在追求『把凡物变为神物』的捷径——金子、不死药,或者灵丹妙药。”

“唐朝那会儿,有个道士,叫什么我忘了,天天炸自己的炼丹炉,书里写得可夸张了——『紫烟穿屋』,整个屋顶都炸没了。那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这些易爆的炼丹材料,叫『著火的药』。”

“也就是火药。”

“火...药...”,佩蒂特重复了遍火药的汉语。

陈安顿了顿,语气也从调侃慢慢变得沉稳:“不过,它真正从链金术师们的玩具转成武器,是到了晚唐。差不多九世纪末。”

“唐朝末年那会儿,有个將领,名字我也记不清了,围攻一个城池。他命人用了一种叫『发机飞火』的东西——其实就是燃烧弹,扔过去后火焰乱窜,烧得城头守军人仰马翻。”

“那是火药第一次,以武器的身份,出现在战爭里。”

佩蒂特没说话,神情越发专注。

陈安轻轻点了点桌面,继续说道:

“再往后,到我们北宋初年,火药的军事用途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他语气平稳,但语速不疾不徐,像是在讲述一份他亲眼见证过的战史。

“有部兵书,系统记载了三种军用火药配方:火炮用的霹雳火药、毒烟球,还有一种叫『蒺藜火球』的东西——就像你们的链弹混著榴霰弹,爆炸之后,碎片四溅。”

佩蒂特侧头听著,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配比也写得很清楚。”陈安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佩蒂特脸上,“和你们这边应该差不多吧?”

此时的陈安心里其实隱隱有些期待——期待佩蒂特能报出一个不一样的配方,或者別的什么差异。

但佩蒂特只是笑了笑。

“然后火药就被被阿拉伯人和蒙古人带了过来吧?”他说著,走到一边隨手翻出一张空白的稿纸,“不过我们也没全盘照搬,也改了改,试著让它更致命。”

“你们是怎么改的?”陈安问。

“我们增加了硝石比例。”佩蒂特在稿纸上写下了新的配比,

“提高了燃速,爆炸性更强。”

“嘖,”陈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他的印象里,除了配方之外应该还有別的不同。

“其实我们也有一个提升威力的方法。”他说,语调故意放缓,“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推行下去。”

佩蒂特眼睛一眯:“什么?”

“加白。”

“——白?”佩蒂特声音陡然拔高了半个音阶,眼神仿佛刚被点燃。

“活该你们那边火药没发展起来,”佩蒂特有些失笑,“你们居然拿『白色的金子』去做炸药。”

陈安摊手道:“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佩蒂特没有理会陈安的话,而是扭头对著门外吼了一声:

“皮耶尔!去我书房,银柜里那罐白!对,就那个——不是红,是白色的,白!”

“哦,对了,你再抓一撮盐装进去!不然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少了。”

陈安一愣。

“你真的要现在试?”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