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故人(2/2)

安妮点头,裙摆轻拂而起。两人一前一后,从金线织锦的人潮中退出舞池,步入临近的宴饮区。

那青年也恰到好处地在舞曲结束时靠近,向两人微微一躬。

“殿邦兄,好久不见。”

陈安听到这个称呼和语言一时间晃了神,殿邦,正是陈安德的字。

可即便如此,陈安还是想不起眼前这位是谁,“你是?”

“殿邦兄果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在下郑玛诺,我们先前在罗马见过的。”,发现安妮正好奇地看著他,於是郑玛诺將汉语换成了生疏的法语。

“郑玛诺......”,陈安在口中默念著这个名字,终於在陈安德的记忆中找到了这位——

一个十二岁时便跟隨法国神父亚歷山大·德·罗兹离开家乡澳门,甚至比他还要早几年到达罗马,然后便一直在罗马的圣安德烈修道院学习的留学生。

“抱歉,美丽的小姐,我的法语不是很熟练,还请允许我跟陈先生说汉语。”,感受到法语的烫嘴,郑玛诺决定还是换回了母语。

安妮点头微笑,眸中却闪过一丝探究——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这是一个能到巴黎的东方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同乡”。

“我在罗马时就听说过殿邦兄在巴黎的壮举,一直想和你再敘旧,於是此时便借著主教阁下的邀请来到这里。”

就在这一刻,陈安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后世大使馆工作的那些日子。

那些白天在使馆哭著说“想回家”的留学生,只要感受一下他们的冷脸,那些思乡的情绪就会像潮水一样退得乾乾净净。

可现在——他也想家,看著眼前这个穿著深青长衫、用带著口音的汉语跟自己交谈的年轻人,忽然意识到:

这是最早的使节,和最早的留学生。

而富凯不知何时也加入了交谈,手中捏著一杯红酒,神色悠閒,仿佛这场重逢是他精心编排的一幕戏。

“这位郑先生是我提议邀请的。”富凯开口,语调得体却不无居高临下的调侃,“我想陈先生在异国他乡久了,该有人提醒你祖国的味道,不只是茶与瓷器,还有血缘和语言。”

此时的陈和郑,用的都是同样的拼写,富凯误会他们是亲戚也算正常。

“当然,我还邀请郑先生定居在巴黎,一同为我们的国王服务,只可惜,他还是想回到罗马继续完成学业。”

“据说郑先生的才智並不逊色於您,罗马学院还打算在郑先生毕业后,为他提供一份教职。”

陈安听出了富凯话中的意思——他们已经准备用郑玛诺来替代自己,但他还是向富凯点头致意:“多谢阁下关心。確实,这份相见,让人觉得世界还不算太大。”

这个局,显然不是偶然。

他转头看向郑玛诺,换了语气:“那……卜弥格,他还好吗?”

郑玛诺微顿,隨即点头:“卜弥格依旧在等待教皇的正式回復,已经有些暴躁了。巴黎这边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一些。这次来,他还托我带来一句问候。”

说著,他从內袋中取出一小段红蜡封缄的纸片,上面是卜弥格工整的字体。

陈安轻声念完,眼眶微热,隨即在席边桌上提笔写下回信。寥寥几句,没有人知道內容。

末尾,陈安还专门用火漆封好信封,郑重递给郑玛诺:“回去后,交给他。告诉他,我还在走那条路。”

“如果可以,让他也来巴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