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轧钢厂的新领导(2/2)

何大清和何雨柱对视一眼后,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同时用力地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好的,林默,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的!”

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轧钢厂大礼堂內,將整个空间都照亮了。全厂职工们早已整齐地坐在了长条木凳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主席台上,一条鲜艷的红色横幅高高悬掛著,上面用金色的大字写著:“热烈欢迎轧钢厂新领导班子到任”。横幅下方,摆放著一排桌椅,何雨柱身著崭新的保卫制服,正襟危坐於前排。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周围工友们的关注,不时有人投来敬佩的目光。这时,一位工友好奇地凑过来,轻声问道:“何科长,听说您这次抓特务立了大功啊?”

何雨柱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分內的事情罢了。”然而,他的腰板却在不知不觉中挺得更直了,显然对自己的表现颇为自豪。

林默身著笔挺的公安制服,肩章上的银星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他作为市分局副局长,坐在主席台一侧。梁局长因临时会议未能到场,特意嘱咐他代表公安系统参加这次交接。

厂办主任王德海走到话筒前:“同志们,安静!现在请工业部李主任为大家介绍新领导班子。“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干部起身,清了清嗓子:“经上级研究决定,任命张为民同志为红星轧钢厂党委书记,周勇同志为厂长。两位同志都是经过严格考察的优秀干部...“

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新领导先后走到台前。

张为民约莫四十出头,身材挺拔如松,標准的军人站姿。他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左脸颊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疤痕。当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时,在何雨柱的保卫制服上多停留了一瞬。

“同志们好!“张为民的声音洪亮有力,“我是张为民,河北保定人,1942年参加革命,在晋察冀军区当过侦察连长。“他指了指脸上的疤,“这是打小鬼子时留下的纪念。“

台下响起敬佩的掌声。何大清注意到儿子听得格外认真,眼中闪烁著嚮往的光芒。

“组织派我来轧钢厂,就一句话:和同志们一起把生產搞上去!“张为民继续说道,“同时要特別加强工厂保卫工作,绝不让特务分子有机可乘!“

何雨柱闻言立即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张为民的目光扫过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接著上台的是周勇。他身材微胖,圆脸上掛著和善的笑容,与张为民的刚毅形成鲜明对比。

“工友们好,我是周勇。“他的声音温和但清晰,“我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特別重视安全生產和保卫工作。“他看向何雨柱的方向,“听说咱们厂保卫科有位年轻的副科长很能干?“

全场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何雨柱身上,让他耳根发烫。何大清欣慰地看著儿子,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介绍结束后,林默代表公安系统发言:“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在何雨柱同志带领下,配合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特务组织,我代表市分局表示感谢!“

散会后,张为民和周勇特意找到何大清父子。在保卫科办公室里,张为民仔细查看了近期安保记录。

“何科长,你们的工作很细致。“张为民满意地点点头,“明天苏联专家来访,安保方案准备好了吗?“

何雨柱立即取出一份文件:“报告书记,已经做好了三套预案,包括紧急疏散路线和备用电源安排。“

周勇翻阅著方案频频点头:“考虑得很周全。小何科长今年多大了?“

“十九岁。“何雨柱立正回答。

“年轻有为啊!“周勇笑著对何大清说,“何师傅培养了个好儿子!“

何大清谦虚地摆摆手,但眼中的骄傲藏不住。他注意到张为民查看文件时右手小指不太灵活——那是冻伤留下的后遗症。

“张书记在东北打过仗?“何大清试探地问。

张为民笑了笑:“41年在长白山,零下四十度趴了三天三夜。“他晃了晃右手,“这根指头差点截肢。“

三人越聊越投机。临走时,张为民郑重地对何雨柱说:“何科长,厂里安全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需要直接向我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