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谁家公子来投资影视行业?(1/2)

分切印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造型蛋糕时,秦朗將“数学卷”部分递给了王常田。

“秦导,我是文科生,数学可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应该给我语文卷,不然歷史卷也行啊!”

秦朗暗想:您以后可是参与了无数好影片,押中了无数电影爆款的投资人,数学不擅长?呵呵,我知道的太多!別想糊弄我!

“我跟王董一样,也是文科生,也不太擅长数学。”秦朗也顺手给自己打造了个人设。

可不是吗?別看2.2亿票房,说起来嚇人,听起来唬人,可谁能知道,秦朗连本都没收回来呢!

“要不要趁这个势头,拍个《那些年2》,我们继续合作,有这么好的口碑在这,续集不用大量宣传,就稳稳拿票房。”王常田提议。

“暂时没有续集了,我要先完成毕业作品,顺利毕业,然后再考虑其他。”秦朗拍这部片试水的目的已经达到,並不想狗尾续貂。

“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但凡你有什么项目,我们再次合作。”

王常田想:无论如何,秦朗总要拍电影的,合作的项目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合作的人。

“那是一定。”秦朗举起手中的酒杯。

好容易等到秦朗周围没人,刘茜茜、舒唱和陈小一人端了一杯香檳跑过来,陈小喊口令:“预备齐,3,2,1!”

“恭喜,导演,《那些年》票房过2.2亿!撒。”三人说完,一起和秦朗碰杯。

“你们都少喝点儿。”秦朗提醒道。

他实在无力吐槽这三位的酒量,都是一杯醉,两杯倒,三杯早上好的选手,还偏偏都自认为酒量好。

尤其是刘茜茜,她以为酒杯里摇晃的是香檳,其实是明天上头条的勇气。

“导演,不喝酒也行,你陪我们去唱歌吧!”刘茜茜见秦朗一直盯著她的酒杯,提出交换条件!

她今天特別高兴,不仅仅是因为高票房,还有大家对她演技的认可。

“我就不去了,你们自己去玩吧!”秦朗推辞道。

唱歌也属於个人情感的表达,秦朗只想透过镜头去注视著这个世界,等待著来自其他世界的窥视。

“师兄,一起去吧。”陈小也加入劝说的行列。

“导演,必须去,你不去谁跟我唱《那些年》,我好不容易练好了,还打算惊艷四座呢!”刘茜茜望著秦朗,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去吧,去吧!”

推辞不过,秦朗只好答应,考虑到这么多演员去公共ktv不太好,秦朗预定了一家私人会所的ktv。

庆功宴完毕,宾客纷纷离场。

主创们离场前需要在一件定製的校服上签名,刘茜茜拿出口红,在校服衣领上画了一个苹果。

陈小拿笔在苹果的下方补了一道齿痕,在签自己名字的时候,笔突然断墨。他自嘲地笑道:“怎么还没从角色里出来,关键的时候总是掉链子。”

其余人都在笑。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秦朗签名时则用力过猛,钢笔戳破了布料,墨汁晕染开来,“秦”字的最后一笔犹如要振翅的蝶翼……

……

华亿办公大楼,董事长办公室。

“哪来的2.2亿票房,绝对不可能!”

小王总將报纸摔在桌上,今天各大主流媒体的娱乐版头条,都是关於秦朗,《那些年》庆功宴,2.2亿票房的报导。

“夸大一些票房,常规操作而已,不用这么大反应。”

大王总盯著桌上那张韩董,王常田,秦朗等一起敲冰雕的照片,两个“2”显得格外刺目。

“那就是老韩捧的唄,真是吹牛不打草稿,这么个新人导演,能有人信吗?”小王总愤愤道。

大王总手上盘著新得的一块上好和田羊脂白玉,沉吟道:“平白无故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砸出个2.2亿票房,这剧本可不是一般人敢写的。

你去摸摸他的底,別是哪家的公子,衝撞了就不好了。”

“行,我去探探。”小王总找了两个办事牢靠的手下,將任务吩咐下去,自己依旧会所里灯红酒绿。

“小钢啊,你说《那些年》这么高的票房,到底有几分真?”小王总眯著眼,窝在会所vip包厢的沙发里问。

“青春故事么,又打著“真实”的旗號,看来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是也不至於两亿多票房,最多一个亿,已经是高看了。”

冯大炮评价道,这些天关於《那些年》的报导挺多,网上也炒得沸沸扬扬,他想不关注都不行。

“那你的意思是这人有点儿才?”小王总抬了抬眼皮。

“有才倒也算不上,这些年我们专注影片的深度,没有关注年轻人对於真情实感的需求,没人拍此类影片,他也就是运气好,独占一个赛道,捡了个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