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的邀请(2/2)

典籍见他再度拿出四书五经部的书来看,问道:“不看经济部的了?”

“恩,来年会试了。”

典籍点了点头。

他对著贾环道:“我觉得你不必担心,你们那些月考卷我都看了。就这么考下去,到了会试那天,没有不过的道理。”

“是,这月考难度不小,考不过的都给淘汰了,剩下的可不就是能过的吗?”

典籍跟著笑道:“不过你们这些恩监生,好处也多的是。还记得去年年底,神都各王府给国子监监生送礼的事?”

“记得。当天食堂还燉了羊肉汤来著。”

“恩,我今天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听见他们说,你们这批恩监生不是为了准备来年会试,过年大多不回家吗?

这些什么亲王、郡王啊,准备给储英堂恩监生们下帖邀请赴会呢。”

贾环皱了皱眉:“看这意思,是想抢监生留府过年了?”

典籍笑著点了点头:“可不是,这可都是青年才俊啊,还不早下手?要不是老夫无后,假如老夫有个孙女,怎么也得撮合撮合你俩。”

贾环笑看用手指点了点典籍。

二人再度聊了一会,隨后贾环坐回书桌前。

翻了翻经义註解,又翻了翻兵书。

心里却想著典籍说的各王邀请之事。

从贾敬、到胡贞,再到毕冲、戴权等。

所有人跟贾环说的,无非四个字,忠贞不二。

皇帝亲自安排的巡讲,有內阁重臣,有一方大员,还有早被贬之人,甚至边线刚打完仗的將军都来给他们巡讲。

不看派系,只看能力,讲完之后,必定即刻离开,不许结交。

唯一的结交机会,只有歷事而已。

现在各王府却公开邀人,要说没有皇帝的默许,贾环很难相信。

贾环再度回想起,当日皇帝亲临辟雍。

谜底就在谜面上。

他们都是天子门生,哪个王的王府也不该去。

但事实是否就是如贾环所想的这样,贾环也不確定。

或许这件事陛下根本没当个事?

贾环还是决定,一个亲王的宴会也不赴。

又是一天早课,眾人来到辟雍。

贾环却见书案上,早已备好了满满一的答帖,贴上早印好了答帖的范文,唯有该写名字的地方空了出来。

此时,李司业站在眾人前面,而不见祭酒毕冲的身影。

李司业道:

“尔等静听。今有神都贵胄:忠顺亲王、义顺亲王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静郡王诸府尊驾,体恤尔等寒窗清苦、久疏桑梓。

特諭国子监:值此年关將近,恐诸生客邸孤寂、温书无依,愿於各府交错开宴,广设席榻以邀贤才。

此乃诸王府与我亲擬的答帖式样,词句都已斟酌妥当,若尔等受邀,愿意前去,只需填上姓名,交付各府长史即可。

若宴间深感王府盛情,或可留居府中度岁。诸府皆言:必使诸生如归故里,静心备考。”

李司业前的书案上,也有答帖,他的手点著答帖。

他身后两侧的门了,有诸王府长史鱼贯而入。

最后进来的的那位明显气度不凡,连李司业都上前去拜见了一番。

眾长史手持请帖,在辟雍站定。

李司业道:“去留自愿,然王命不可轻慢。帖在案上,诸君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