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船坞初建(2/2)

一位姓赵的员外忍不住开口:“国公爷体恤黎庶,仁心可鑑。

只是—.—如此大工,这后续粮秣、物料之耗费,恐非小数?”

贾环瞭然頜首:“赵员外多虑了。

后续用工之费,自有通盘筹措,其余等,更可就地取材。”

贾环走到一幅更详尽的地图前,手指点向锦城外数十里外的几处標记:

“此地丘陵,多產石质坚韧之青石,可为码头地基、驳岸;

滨海沙地可烧制泥砖·.;

上游老林子里的上好樟木、松木。乃造船龙骨、板材之上选。

凡开採、烧制、砍伐、运输之务,皆可分包下去。

凡承包者,需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验收合格,当场结清工料款项。”

贾环顿了顿,加重语气:“若有地方豪强胆敢趁机垄断材料、哄抬物价,或剋扣工钱、盘剥百姓,一经查实,本公便宜行事之权,当非虚设。”

如果说贾环在登州是將部分矿场和林场的后续收益卖给豪族。

那么在锦城则是將港口和船坞的后续盈利提前卖给所有人。

只不过前者能持续盈利,后者现银结清。

这意味著只要能保证原料质量,来者不拒。

辽东苦了太久,正需要这么一剂猛药。

“好!国公爷思虑周全!”周员外率先呼应,“国公爷如此体念下情,老朽族中之人,连同邻村乡党,定当竭力!”

“赵某亦愿尽力!石料开採,交给我赵家!”赵员外也拍著胸脯保证。

冯瑞见状,连忙也表態:“卑职立即发文,招募壮勇维护工程秩序,並派背吏协调乡里,確保物料运输通畅!”

袁文抱拳:“奉乾营定保护工地安全,凡有滋扰破坏者,军法从事!

初步的动员达成,具体事务很快铺开。

之后贾环並未停留在衙署,而是每日亲临现场,协助胥吏、监察验收物料。

防止有人以次充好。

至於工钱,除了皇帝从国库调拨的,剩下的就是贾环自己从栓柱、沈方三那里调的,以及之前抄书攒的。

贾环最后决定,不把【船坞】拍在登州,而是拍在锦城。

只不过换一种更合理的方式造出。

选址確定后,贾环召集几位造船经验最丰富的老匠师和掌柜,在一处临时的草棚里,商討船坞的具体结构规划。

他故意引著话题,將船坞构造细节等关键点,以“心有所悟”、“古书曾载”或“曾闻西洋之法”的方式拋出来。

“妙!国公爷这双层闸门嵌合之术,解了困扰小老儿多年的漏水难题!”

一位头髮白的老匠师激动地拍著大腿。

“底槽导水,事半功倍!国公爷真乃天授之才!”另一位掌柜也由衷讚嘆。

贾环和几位老匠师和掌柜一起,將草图画好。

船坞主体开建当日,巨大的基坑已经按照贾环规划的蓝图挖掘到位。

匠人们根据那商討出的图纸,指挥著数百名招募来的民夫以及周、赵等家组织的工人,运石、砌墙、铺设底槽、预留闸口。

號子声、夯土声、伐木声交织一片,巨大的未制墩架也在不远处紧张製作。

虽然天寒地冻,土地尚未完全解冻,增加了挖掘的难度,但在优渥工钱和热饭的保障下,工地上热火朝天,进度竟比预估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