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物尽其用(1/2)

开赏之。

落食之。

其实古人也是吃的。

称其为饌。

就是以四季卉做成点心或者菜餚。

只不过以入菜,入茶,一开始只是文人墨客的附庸风雅和王公贵族的炫富行为。

寻常百姓不信兴这个。

毕竟广大贫苦百姓要的是吃饱,於他们而言,鲜这种东西,只是图个新鲜。

费老大劲采多少来,一焯水,就只剩一点点了,浪费时间不说,还没野菜来的管饱。

但在文人墨客、美食家和医学家眼中,这些可食用的四季卉可是宝呢。

不少人还为此作诗撰文、撰写食谱。

在他们眼中,吃吃的是情趣,吃的是风雅,甚至还能吃治病。

虽说有人爱吃,也有人会做,但擅长以入饌的高手肯定也不多。

应该也没有专门吃饌的食肆,至少江州就没有。

还是挺稀有的。

因为鲜的烹飪做法又与別个蔬菜瓜果不同,可以说是十分有个性的。

有的闻著香,吃著苦。

有的可以入药,吃多了不行,特殊体质特殊时期也不能吃。

有的本身有毒,做的好了是珍饈,做不好了是毒药。

像是大白杜鹃,炒不熟吃了就会中毒。

苦刺,是清热解毒的菜餚,可需要焯水无数遍,才能减淡它的苦味。

桃,可入茶也可做点心,可食多了也会腹泻。

更甚者,也有认错的,將未开的水仙当蒜苗入菜,中毒都不知道哪门子事的。

可即便食有风险,还是有人上赶著当小白鼠。

於是,姜淼淼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商机。

江州的气候养人更养,各种儿品类繁多的,株株长的鬱鬱葱葱的,开出的朵也肥美硕大。

相当適合入菜。

可这些儿供人观赏完,命运就是化作春泥,到底可惜了。

它们其实可以物尽其用,可以更有价值的。

姜淼淼有主意了。

但是她不能对娘亲和姨姨和盘托出。

有时候天赋异稟未必是好事,特別是这么小的孩子,稍微懂一些,別人会觉得你聪慧过人。

但若是懂太多,懂的超出了寻常人的范畴,那別人恐会將你当成妖孽。

所以姜淼淼只会偶尔在人前展露一点点小聪明。

她小手手拉著娘亲的小拇指,仰著脑袋问:“娘亲,对面宅子里好多菊,好多玉兰,姨姨说可以做好吃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铺子开在那里呢?”

宅子位於江州的权贵富人区,开个赏食的私房菜馆,给夫人小姐们聚会聊天,喝下午茶,再合適不过了。

毕竟古代的闺阁小姐也没机会日日出门,更別说是去热闹喧譁的地方,但在家门口就不一样的。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百宴不开起来都说不过去啊。

陆青瑶和秀秀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那宅子低价买的,还没洒金街的旺铺贵呢,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改造一下变成食肆。

离家那么近,吃饭都有著落了。

“阿姐,这个好。”秀秀很喜欢这个提议,离家近,干活看淼淼两不误。

就这样,江淼淼的提议被採纳了。

糕饼铺子直接一跃成了私房菜馆,娘亲为食肆取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百斋。

顾名思义就是以入食,赏四季卉,吃百宴。

只做与鲜有关的菜餚点心。

设想是这样的,有吃有玩,一条龙。

可以赏,吃百宴,还可以投壶蹴鞠,插品茶,也可以观舞听曲。

当然,消费是不可能低的。

估摸一席下来,上百两银,甚至上千两银都有。

吃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