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进县城2(1/2)
第6章进县城2
余坤安任由余坤清自顾自说著,自己则迈步朝旁边的供销社走去。供销社內,3位售货员正忙碌著,各类货物琳琅满目,整齐地陈列在柜檯和后方的货架上。余坤安环顾四周,发现还有个木质楼梯是上二楼的,他看了下,也没有上去。而是继续在一楼的柜檯前转著细细打量。现在的供销社,真可谓集齐了老百姓的日常所需,锅碗瓢盆、酱醋茶酒等等都有卖的。
忽然,他的目光被一个柜檯里摆放的几个铁皮手电筒吸引住了。他走上前去,向售货员询问价格,得知竟要15元一个,不禁咋舌,摇了摇头,径直走开了。隨后,他又转了转,发现火柴才2分钱一盒,心中暗自盘算著。最终,他挑选了5包云岭牌香菸、10盒火柴、2斤水果,还有2斤鸡蛋糕。转念一想,家里窗户都是余父用木架子搭建,再用玻璃纸糊上,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早已老化,天气快冷起来了,他便想著就给家里都给换了,等后面挣到钱找路子直接换成玻璃的。
他买的这些东西一共费了13块3毛钱,他不禁感嘆,这钱,还真是不经。售货员看他买得多,便用几张旧报纸將和糕点仔细包好交给他,然后把4盒云岭烟和火柴也包好给他。这些东西他都一併放入自己背的背篓里。玻璃纸则卷好放进余坤清的背篓里,手里还留著一盒烟。
然后问下站著等他的余坤清:“阿清,你要买点什么不?”
余坤清摇摇头,笑道“我不知道要买啥,就不买了。”
两人隨后走出了供销社。余坤安將售货员找零的钱与之前的钱放在一起,数出19块1毛钱递给余坤清:“阿清,给你,我们这次卖的东西总共有38块1毛2分,我们俩对半分,一人19块零6分,给你19块1毛。”
余坤清闻言,微微一愣:“安子,不用给我分那么多,黄精都是你找到的,也是你带著我来县上收购站来卖的。”
余坤安却认真地说:“阿清,一码归一码,我们俩一起进山收穫的,就应该平分,以后也是按人头平分。”
余坤清见他態度坚决,便挠了挠头,接过纸幣,笑道:“那给我19块钱,剩下的1毛钱就当奖励你发现了黄精,嘿嘿……”
余坤安也没多说什么,將硬幣揣进裤兜,又带著余坤清走到旁边的收购站。此时收购站內並无他人前来卖货,他笑著对中年男子说道:“同志,今天真是谢谢你了,我刚买了盒烟,给你抽。”
中年男子却摆手拒绝:“老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说啥谢不谢的。烟你收回去,我不能收。”
余坤安见状,也没再坚持,把烟放在柜檯上,便站在一旁与中年男子聊了起来。一番交谈下来,他得知中年男子姓何,名鸿运,今年36岁,就住在县城里。他便直接地称呼他为“何哥”。
隨后,二人聊起了现在收购站所收购的货物种类,余坤安这才发现,原来这收购站所收购的货物还挺杂的,各类药材、动物皮毛等,甚至连毒蛇都在收购之列。收购站后方,还有一个专门的加工房,用於对收购而来的货物进行分类加工与储存。
余坤安顺势询问了各类货物的价格,心中大致有了个底。当他得知眼镜蛇竟能卖到15元一斤时,心中不禁暗自咋舌。大蒙山深处,眼镜蛇数量颇多,通常在4月至9月这段天气较为適宜的时节,蛇类才会频繁外出活动,待到天气转凉,蛇便难觅踪跡了。
说到药材,当下,他们这儿的人对药材的认知,要么是专门的学医之人,要么是家中世代相传,其余人对药材的了解,也仅限於几种常见的品种,诸如紫地丁、益母草之类日常能用到的常见品种,但是价格也不高,其他的便鲜有人知晓了。余坤安还特意向何鸿运打听,何处能买到带有图文的药材大全。何鸿运表示自己也不甚清楚,他认识药材,还是得益於自家爷爷的言传身教。他建议余坤安去国营书店碰碰运气,或许能有所收穫。
几人相谈甚欢,大多数都是余坤安在请教何鸿运各种问题,何鸿运也很乐意告诉他,不知不觉间,已临近与赵前进约定的时间。於是,余坤安二人便与何鸿运道別,並表示日后还会继续前来卖货的,那盒云岭烟余坤安选择性遗忘在了柜檯上了。
他两走后,何鸿运笑笑然后把烟收起来。
余坤安与余坤清来到之前下车的街心园,没等多久,便见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驶来。余坤安笑著向赵前进打招呼:“赵哥,你那边验收烤菸还顺利不?”
赵前进一脸轻鬆,答道:“今天还挺快的,人少,没排队,进去验收也快。”
隨后,他招呼两人上车,余坤安顺手將一盒提前备好的香菸递给赵前进,以表谢意。赵前进倒也不客气,笑呵呵地接过,塞进衣服口袋里,便发动拖拉机,径直返程。来的时候因心中有事掛念,並未觉得路途顛簸,返程时才发觉,这拖拉机一路顛簸得人骨头都快散架了。好在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回到田坝村,此时天光尚未暗下。两人再次向赵前进道谢后,便继续赶路。
还未踏入院子,燉鸡肉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大人们皆坐在台阶上閒聊,余坤清一进院门,便被小儿子瞧见,小傢伙兴奋地喊道:“阿爹……”余坤安笑著应了一声。然后看看其他人,眾人一看,想必也是刚刚吃完晚饭,现在坐在院子里各自閒聊。
他走到台阶上放下背篓,眾人也关注著他们二人。朝著阿清打招呼:“阿清来啦,快过来坐坐。”
余坤清放下背篓,笑著与眾人寒暄了几句,隨后婉拒道:“三叔,我得赶紧回家去了,家里人估计还在等我吃饭呢。”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余坤安则將背篓里的东西一件件取出,只见都是用报纸包裹的物品,以及另一个背篓里的玻璃纸。眾人皆很好奇,孩子们更是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他报纸里包的是什么,是不是好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