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家虎女初登场(1/2)

夜色沉沉,小院里只余下虫鸣。

田信躺在木榻上,望著窗外模糊的月影。

晚宴上与黄月英那场关於机械原理的探討,依旧在脑海中迴荡。

这位传说中的舅母,其智慧与动手能力远超他的想像。

改良农具,推广技术,若能得到她的全力支持与参与,必定事半功倍。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难压下。

必须儘快,与这位舅母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

次日一早,田信便带著连夜绘製完成的几张关键图纸——曲辕犁和改良翻车的设计图,直奔诸葛亮府邸后院的小工坊。

这些图纸凝聚了他后世的工程学知识,特別是关键结构处,他还用炭笔標註了后世才有的简单原理注释。

通报之后,他被引了过去。

小工坊內,堆放著不少木料、竹片,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半成品零件,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木屑清香。

黄月英正对著一架结构复杂的木製模型出神,见到田信,温和地点头:

“贤甥来了。”

“舅母。”

田信上前行礼,隨即將手中的图纸呈上。

“昨日与舅母一番畅谈,信颇受启发,连夜绘製了两种农具的改进图样,还请舅母斧正。”

黄月英接过图纸,目光立刻被上面清晰的线条和奇特的標註吸引。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曲辕犁的弧线。

“这个……犁辕为何是弯曲的?”

“如此设计,可减少入土阻力,转向也更为灵活,尤其適用於丘陵坡地。”

田信解释道。

黄月英又看向另一张翻车的图纸,特別是链条与刮板的连接处。

“这里……用卯榫连接刮板与链条,似乎比直接捆绑更为牢固耐久。”

她的眼神越来越亮,充满了对技术细节的敏锐洞察。

“正是如此。”

“还有这齿轮……”

黄月英指著图纸上驱动翻车转轴的部分,

“若用硬木,如枣木或柘木,精心打磨,其耐磨性应远胜普通松木。”

“犁鏵部分,若能寻得精铁匠人,反覆锻打,製成更为坚韧的铁鏵,效果更佳。”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炭笔,在图纸旁边快速勾勒,补充著自己的想法。

“此翻车若要提更高处之水,人力驱动恐显不足……”

黄月英沉吟著,目光投向窗外,

“若能引溪流之力,造一水轮,以水力带动翻车运转,岂非……”

水力驱动!

田信心中一动,这位舅母的思维果然活跃,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利用自然能源!

“舅母此想,实乃神来之笔!”

田信由衷讚嘆,

“若真能实现,必將大大节省人力,灌溉效率倍增!”

两人就著图纸,再次陷入了热烈的討论。

一个时辰后,田信才意犹未尽地告辞,心中对这位舅母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有舅母这样的能人帮忙,曲辕犁和新式水车肯定很快就能做出来试用。】

【农业改良的事情很有希望,就是昨天那几个游手好閒的紈絝...】

【要是不早点告诉舅父,恐怕他们以后还会来找麻烦,耽误正事。】

这般想著,他拿著初步完善的图纸,定了定神,径直前往左將军府前厅。

诸葛亮正在处理公务,见他进来,放下手中的简牘。

“舅父。”

田信上前行礼。

田信先將堆肥坑的进展做了简要匯报,说明一切顺利,只需耐心等待发酵腐熟。

隨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平静地提及了昨日在田边遭遇的事情。

“昨日在城外试验田,偶遇几位年轻公子。”

他没有描述对方的嘲讽,也没有渲染自己的委屈,只是客观陈述。

“他们对堆肥之法似乎颇有微词,言语间……似对舅父推广新农法有些不解。”

他顿了顿,补充道:

“恐对后续农事推广,造成些许不必要的干扰。”

他將重点放在了“对诸葛亮的不敬”和“可能干扰农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