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碗热粥(1/2)

新式翻车大获成功的喧囂渐渐平息,围观的官吏与农户们带著激动与憧憬散去。

诸葛亮与黄月英正安排著后续推广事宜,向宠则指挥吏卒小心看护那架意义非凡的新农具。

田信站在田埂上,目光却不自觉地在人群散去的方向逡巡。

他心里隱隱觉得有些不对劲。

按理说,这般新奇热闹的场面,那个总是充满好奇、精力旺盛的关家三小姐,绝不可能缺席才对。

可从头至尾,他都没有看到那抹熟悉而英气的身影。

他走到黄月英身边,低声问道。

“舅母,今日怎不见关姑娘前来?”

黄月英闻言,脸上欣慰的笑容微敛,露出一丝关切。

“唉,那丫头,前几日贪玩,在城外跑马淋了些雨,回来便有些著凉。”

她轻轻嘆了口气。

“这几日便染了风寒,臥床歇息呢。”

田信心中微微一紧。

脑海里瞬间闪过少女平日里活泼跳脱、神采飞扬的样子。

那份挥之不去的担忧悄然浮上心头。

他略作思忖,转向诸葛亮与黄月英。

“舅父,舅母,既然关姑娘身体不適,外甥想去探望一番。”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无波,並未流露太多情绪,只是淡淡頷首。

“关將军之女身体不適,你去探望,合乎礼数。府中备有药材,你可一併带去。”

他转向黄月英。

“夫人,备些滋补之物,让信儿带去。”

黄月英会意,正要应下。

田信却连忙开口。

“舅母费心了。不过,我想著病人饮食宜清淡,不如我亲手做些易克化的吃食带去?”

他想到了现代照顾病人的经验,白米粥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诸葛亮与黄月英皆是一怔,隨即都露出些许讚许之色。

田信辞別了诸葛亮夫妇,径直去了府上的庖厨。

他確实不擅厨艺,面对灶膛里的火焰、陶锅里的米水比例,颇有些手忙脚乱。

他回忆著模糊的印象,仔细淘了米,又寻来几枚红枣,切了些许从向宠那里討来的、据说是温补的山药丁,一起放入锅中。

他蹲在灶前,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候,额头上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笨拙却格外认真的模样,引得旁边几个庖厨下人好奇地低声议论。

黄月英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庖厨门口,静静看著田信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的笑意,並未上前打扰。

好不容易,一锅看起来还算像样的、散发著清甜米香的白粥终於熬好。

田信小心地將其盛入一个乾净的食盒中,提著它,赶往关府。

关府门前,守卫森严。

门房见是个生面孔,衣著虽得体,却並非官府中人,正要上前盘问。

田信自报家门。

“在下田信,乃诸葛军师外甥,奉命特来探望关三小姐。”

一听是“诸葛军师外甥”,还是来探望自家小姐的,门房的態度立刻恭敬了许多,不敢怠慢,连忙將他引入府內。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臥房外。

侍女通报后,引著田信入內。

房间布置简洁,隱约带著几分属於武將之家的硬朗,但梳妆檯上的铜镜与一些小巧饰物,又显露出女儿家的心思。

淡淡的药草味混合著一丝若有若无的薰香,瀰漫在空气中。

关银屏正倚在榻上,身上盖著锦被。

往日英姿颯爽的脸庞此刻显得有些苍白,少了许多平日的飞扬跳脱,眉宇间带著一丝病中的倦意与柔弱。

她时不时低低地咳嗽两声,声音也有些沙哑。

看到田信提著食盒走进来,她清亮的眸子里明显闪过一丝惊讶。

“你怎么来了?”

她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不少,带著些许鼻音。

田信將食盒放在榻边的小几上,打开盖子,一股温热的米粥香气瞬间瀰漫开来。

“听舅母说你病了,过来看看。”

他將那碗点缀著红枣和山药丁的白粥端到她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