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糜芳笑脸藏刀锋(2/2)
“好吧,听你的就是了。”
她又好奇地问了问田信有没有新发明的事,才回到城中心的关羽府邸。
由於关羽这几日都在整备军务,歇在军营中,她还没见到自己的父亲。
接下来的两日,田信果然没有急於展开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他带著向宠,以熟悉地方农务为名,在城郊四处查看田亩分布和水利设施。
偶尔,他也会去太守府拜访糜芳,礼数周全,姿態谦逊恭谨。
席间,他只谈论农桑稼穡,对於糜芳旁敲侧击,试图询问成都军政动向或汉中战后安排的问题,一概以“小子年轻识浅,不懂军国大事”轻轻搪塞过去。
关银屏也谨记著田信的叮嘱,收敛了平日里大小姐的脾气。
要么跟著田信四处閒逛,看看江陵风土人情。
要么便待在自家府邸的院子里,安安静静地练习剑术,摆出一副不问世事、只关心武艺的模样。
第三日,田信终於有了第一个公开的动作。
他以新设立的督农都尉府的名义,在城中几处人流最为密集的告示栏,张贴了招募工匠的榜文。
榜文明言:为提升农获,特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的木匠、铁匠,共同参与改良农具。酬劳从优。
“这样既能筛选出真正有本事的工匠为我所用,又能摆出急於求成、想搞些新样的姿態,正好符合一个年轻官员的形象。”
田信看著张贴出去的榜文,心中暗忖。
这告示一出,立刻在江陵城中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和议论。
一个刚刚上任的年轻督农官,竟然不急著熟悉郡內各位同僚,反而大张旗鼓地要招人搞什么农具改良?
不少人私下里都觉得,这位军师的外甥,果然是下来镀金的。
年纪轻轻,不务正业,净想些华而不实的噱头。
糜芳得知此事后,也只是付之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这更像是年轻人急於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的幼稚举动罢了。
不足为虑。
而这,恰恰是田信想要达到的效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当天夜晚,月色朦朧,薄雾瀰漫。
向宠换上了一身毫不起眼的深色布衣,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府邸。
他熟练地避开几处可能有眼线的街角,穿过数条僻静漆黑的小巷,最终来到城南一处毫不起眼的米铺门前。
米铺早已打烊,厚重的门板紧闭著。
向宠警惕地左右看了看,確认周遭数十步內绝无半个人影,更无人跟踪。
他迅速从怀中取出一枚特製的铜钱。
按照事先秘密约定的方式,在门板上特定的位置,用铜钱边缘,以“短-长-短”的节奏,不轻不重地划了三下。
做完这一切,向宠没有丝毫停留,甚至没有再回头看一眼那紧闭的门板。
他迅速转身,敏捷地没入了更深的夜色之中,消失不见。
第四日,无论田信之前的举动是真心还是偽装,按照官场惯例,糜芳还是派人送来了请柬,言称在太守府设下薄宴,为田信一行接风洗尘,也算全了地主之谊。
酒宴设在太守府中,布置得颇为考究。
菜餚丰盛,酒水甘醇,气氛营造得十分热烈。
糜芳频频举杯,言语间对田信这位“青年才俊”讚不绝口,態度亲切和蔼,仿佛真的將其视为了前途无量的后辈,关怀备至。
“田都尉年轻有为,一来江陵便想著改良农具,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啊!”
“来,本官敬你一杯!”
糜芳笑著举杯,眼神却在田信脸上打转。
田信连忙起身,双手举杯,姿態谦恭:
“太守谬讚,小子愧不敢当。不过是初来乍到,想儘快熟悉农事,为朝廷分忧罢了。”
“些许微末伎俩,难登大雅之堂,还望太守与诸位同僚莫要见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糜芳放下手中的酒杯,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忧虑,状似无意地嘆了口气。
“唉,田都尉有所不知啊。”
“这江陵城,看似繁华安稳,实则…不易啊!”
“前线军需浩大如海,每日里光是粮草军械的调度转运,就足以让本官焦头烂额,夜不能寐了。”
“尤其是粮草!那可是三军將士的命根子!”
“关將军治军严明,对粮草供应的要求更是重中之重,半点差池都出不得!”
“本官每日为此殫精竭虑,唯恐有所疏漏,误了军国大事啊!”
说完,他端起酒杯,目光灼灼地看向田信,似乎在期待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