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武圣北伐天下动(2/2)

“元嘆之言,老成谋国,深得我心!”

顾雍此计,既不失联合抗刘之利,又可避免被曹操当枪使,稳妥至极。

满宠得到孙权这般明確的答覆,不敢怠慢,立刻修书飞马急报曹操。

曹操览毕回书,遂命满宠直接前往樊城,辅佐征南將军曹仁,相机行事,静待良机。

於是,在无人知晓的暗流之下。

曹操与孙权,这两位当世梟雄,悄然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一张针对荆州的天罗地网,正在中原与江东的上空,缓缓张开,欲要锁死猛虎的咽喉。

与此同时,上庸三郡之地,亦在经歷著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汉中之战后,刘封、孟达趁曹军败退之势,锐意进取,成功攻取上庸。

本地豪强申耽,见曹操已弃汉中如敝履,知晓曹魏大势已去,未作多少无谓抵抗,便审时度势,开城投降。

不久之后,老將黄忠奉刘备之命,亲率一千精锐骑兵,抵达上庸。

这位新晋阵斩夏侯渊,威震天下的老將军,甫一到来,便雷厉风行,著手整顿军务。

其威势令行禁止,无人敢有丝毫异议。

黄忠想起田信那句“明年之內”的批语,心中更添一股时不我待的紧迫,处理事务愈发果决。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细心调和刘封与孟达之间那微妙而紧张的关係。

黄忠对刘封,言辞恳切,多番提及主公刘备对其的殷切思念与深厚关切。

言语之间,满是长辈对晚辈的温情与期许,令刘封如沐春风。

对孟达,则更为巧妙,不时转达军师法正临行前的殷殷嘱託。

称法正言及孟达与他同出扶风郡,情谊非同一般,特意请黄忠务必多多照拂。

刘封虽是少主,身份尊贵;孟达亦有才自负,心高气傲。

但面对这位年高德劭、威名赫赫,刚刚立下不世奇功的老將军,两人心中纵有再多芥蒂,表面上也不得不表现出足够的恭敬与服从。

尤其是黄忠阵斩夏侯渊的战功,那可是实打实的军功,更是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小覷之心。

隨后,刘备的正式封赏与命令,如期传达至上庸。

黄忠被封为后將军,与关羽、张飞、马超並列四方將军,荣耀至极。

同时,刘备明令,上庸兵马务必严阵以待,作为荆州北伐之重要侧翼,伺机支援关羽將军的北伐大计。

黄忠以此为契机,不时以立功封赏激励二人,描绘未来蓝图。

使得刘封、孟达对其愈发信服,行事也更为谨慎听命,不敢再有半分懈怠。

上庸的防务,在黄忠这位定海神针的坐镇之下,日渐稳固,固若金汤。

就在这各方势力暗中角力,天下风云变幻之际。

荆州,江陵。

校场之上,杀气冲霄。

关羽威风凛凛,立於高台之上。

他那双丹凤眼扫过台下黑压压一片,肃然而立的士卒,目光锐利,令人不敢直视。

经过赵云与潘濬的一番铁腕整顿,江陵军务已然焕然一新,军容鼎盛。

此刻,他终於点齐兵马,准备正式出兵,北伐中原!

“將士们!”

关羽的声音雄浑激昂,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

“曹贼篡汉之心,早已天下皆知!其荼毒生灵,倒行逆施,神人共愤!”

“今,我等奉大汉汉中王之命,兴仁义之师,挥戈北上,剑指中原,匡扶汉室,重整河山!”

“此战,关乎国运兴衰!”

“此战,关乎大义存亡!”

“此战,关某愿为先锋,纵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

“尔等,可愿隨我共赴国难,名標青史?!”

“愿隨將军,万死不辞!”山呼海啸般的应答声直衝云霄。

他大手一挥,將兵马分为两路。

自己亲率水师主力,艨艟斗舰,遮江蔽日,旌旗如林,顺长江浩荡东下,再转汉水逆流而上,兵锋直指中原战略要地——樊城!

其子关平,则指挥一支精锐偏师,由陆路齐头並进,目標直指樊城之屏障——襄阳!

负责清扫襄阳周边曹魏的零散据点与小股势力,为水师主力扫清一切障碍,確保大军侧翼无虞。

旌旗猎猎,战鼓如雷!

荆州健儿,杀声震天!

一场註定要席捲天下,改写无数命运的铁血洪流,自此,汹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