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暗流涌动,江东初探(1/2)
建业城,孙权府邸之內,气氛微妙。
曹操的使者刚刚离去,那份联手共取荆州的提议,在孙权心中漾起层层波澜。
“诸位,曹孟德之意,尔等以为如何?”
孙权的声音传入每一个臣子耳中。
张昭率先出列,这位老臣鬚髮微白,神情凝重。
“主公,孙刘联盟乃抗曹之基石,若轻易毁弃,恐唇亡齿寒,令曹操各个击破。”
他顿了顿,继续道。
“关羽虽骄,然其兵锋正盛,此时与之为敌,並非上策。”
顾雍亦点头附和。
“张公所言甚是,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时之利,而令江东陷入两面作战之险境。”
文臣们大多主张持重。
然而,武將队列中,吕蒙上前一步。
“主公!张公、顾公所言固然有理,但关羽此人,勇则勇矣,却素来轻我江东。”
“如今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气焰更胜往昔,若不趁此机会加以遏制,待其彻底稳固荆襄,则我江东再无寧日!”
“荆州,本就是我江东之地!”
其他几位年轻將领也纷纷应和,韩当、周泰等老將虽未言语,但也面露赞同之色。
潘璋更是大声道:
“末將愿领本部精兵,为主公前驱,取关羽项上人头,夺回荆州!”
“关羽再强,也不过一夫之勇,我等江东儿郎,岂惧他?!”
孙权默然不语。
他既忌惮关羽的强大和傲慢,又不想轻易与刘备撕破脸,更担忧曹操坐收渔利。
此时,一人从末座缓缓起身,身形修长,面容俊朗,正是陆逊陆伯言。
他虽年轻,却深得孙权信任。
“主公,臣以为,曹操之议,可为我所用,却不必急於一时。”
“关羽新胜,志得意满,此时若兴兵击之,必遭其死战。”
陆逊语气平和,条理清晰。
“不若先遣使致书关羽,盛讚其功,多送珍玩,以骄其心,使其愈发轻视我等,放鬆戒备。”
“待其懈怠,再寻良机,暗中图之,则事半功倍矣。”
吕蒙闻言,对陆逊之计深表赞同:
“伯言此计甚妙!若能麻痹关羽,使其自以为高枕无忧,我等行事便能从容许多。”
“然江陵如今具体情况如何,尤其糜芳、傅士仁被擒之后,城中是人心惶惶还是已然稳固,我等尚不知晓。”
“主公,无论是否採纳伯言缓兵之策,查清江陵虚实乃当务之急。”
“臣请遣精干士卒,偽作商旅,深入江陵一带,刺探其城防、兵力及民心,如此方能知己知彼,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孙权沉吟片刻,觉得吕蒙所言有理,遂看向吕蒙:
“子明欲遣何人前往?”
吕蒙道:
“臣愿亲自挑选三十名精锐,由心腹裨將丁奉暗中带领,混入小型商队,偽装成贩运货物的寻常行商。”
“臣可严令丁奉,此行只探虚实,务必小心谨慎,查明情况后即刻返回,绝不可暴露行藏。”
孙权略作思忖,点了点头。
“准奏。子明,此事关重大,切记万无一失。”
“遵命!”
商队很快便组织起来,从寻阳赶赴江陵。
船舱之內,丁奉一身短打扮,面容黝黑,与寻常船夫无异。
他身边的三十名士卒,也都换上了粗布衣衫,或扮作伙计,或装成护卫,人人神情戒备。
江风猎猎,吹拂著船帆。
越是靠近江陵水域,丁奉越是感觉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氛围。
沿途所见,江面上的巡逻哨船明显增多。
以往那些鬆懈的关卡,如今盘查也变得异常严格,对过往船只的来路、去向、所载货物,皆一一细问,稍有可疑,便不予放行。
丁奉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
数日后,商队终於抵达了江陵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