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孔明治水,千年良策(1/2)
第103章 孔明治水,千年良策
墙壁上的画面变幻。
南中风情渐渐隱去。
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的秀丽山川。
云雾繚绕,翠绿如洗。
山坡之上,一行行整齐的茶树宛如碧波,隨风轻摇。
一个温和的声音缓缓响起:
“在蜀中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除了七擒孟获的传奇,诸葛亮还留下了另一段泽被后世的佳话“他当年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將茶种与技艺传授给当地百姓,使这方水土逐渐成为华夏重要的茶產之地。”
“后世之人,將他奉为『茶祖”,而那名扬天下的普洱茶,便是从这片土地上发源——”
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望著画面中熟悉又陌生的诸葛亮形象,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茶祖”的称谓,让他们无不惊嘆。
张飞忍不住大嗓门道:
“军师竟还有这等本事?俺老张只知饮酒吃肉,军师竟连这等雅事都精通!
他挠了挠头,脸上儘是憨厚的敬佩。
诸葛亮微笑著轻摇羽扇。
他谦逊道:“此皆后世溢美之词,亮不过是顺应天时地利,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但那份自豪,已然溢於言表。
画面流转。诸葛亮的身影出现在蜀汉治理的各个片段。
声音变得更加凝重而清晰:
“诸葛亮治蜀,其核心精髓,在於一个『人』字。”
“他深知,国之兴衰,民之向背,皆繫於人才。”
“故而,在选拔人才方面,他摒弃了世家门阀的偏见,不拘资歷、不问地域,只看德才兼备。
刘备听得深思熟虑,自光愈发坚定。
他结合自己半生求贤若渴的经歷,对诸葛亮识人,用人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心中暗下决心,日后定要更广泛地发掘和培养人才,使大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方能应对末来的天下大势。
画面继续。转至诸葛亮伏案批阅,身旁堆满了竹简文瀆。
声音响起:“诸葛亮不仅治政重才,更重法。”
“他亲自主持制定蜀汉国家法典一一《蜀科》,以法治蜀,从严治国,为蜀汉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趁此机会,向刘备和眾人匯报。
“主公,因德远的到来,亮与孝直等人,已在新版《蜀科》的修订上取得了长足进展。预计数月后即可公布施行。”
马超闻言,眼中充满期待,
他拱手道:“军师高明!此《蜀科》一旦颁布,必將为我大汉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石!”
关羽、张飞等武將虽对律法不甚了解,但也从诸葛亮和法正的神色中,感受到了其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黄月英对画面中呈现的法典条文和治理理念表现出浓厚兴趣。
她不时靠近田信,低声询问后世律法与制度的更多细节,眼中闪烁著求知的渴望。田信耐心而简要地为她作答。
声音继续深入剖析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诸葛亮的法治,饱含劝善惩恶的赤诚。他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以法家手段为利刃,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故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皆对其畏威怀德,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