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永嘉之乱,警示兴亡(2/2)
“安敢如此欺我汉家子民!!”
密室之內,瞬间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刘备双拳紧握,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骇人的惨白。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要炸开一般。
他死死盯著光幕上那惨绝人寰的景象,只觉一股滚烫的血气,直衝脑门!
汉家天下!
汉家帝王!
竞被异族如此践踏凌辱!
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是何等的国讎家恨!
关羽亦是面沉似水,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中,怒火熊熊燃烧!
马超更是目毗欲裂!
他出身西凉,与羌胡杂处,深知胡人桀驁嗜血,却也未曾想过,我中原腹地,竟会遭此旷古未有之浩劫!
尤其是方才,他们刚刚定下“汉中对”,其中便有关於“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的民族融合之策。
此刻,这血淋淋的、不容置疑的歷史,让他们对这一策略,陡然生出了更深一层的警醒与疑虑!
甚至,是恐惧!
“军师!田信!”
张飞猛地转向诸葛亮和田信,声音嘶哑,如同受伤的猛兽般怒吼道:
“你们看看!都给俺看看!”
“看看这些狼心狗肺的蛮夷!猪狗不如的畜生!”
“焉能以仁德化之?!简直是痴心妄想!!”
“对牛弹琴!!”
刘备缓缓闭上双眼。
他心中那“天下为公,仁德治世”的崇高理想,在眼前这残酷无情的歷史面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剧烈衝击!
他深知,若不能妥善处理与周边部族的关係,今日屏幕上的惨剧,焉知不会在未来重演於大汉身上?
诸葛亮面色铁青。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一个强大的大汉,不仅需要內部的富庶与团结,更需要稳固的边疆和可控的外部环境。
倘若不能真正做到同化与归心。
那所谓的民族融合政策,隨时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法正目光锐利如刀,闪烁著冰冷的寒芒,
他声音冰冷,不带丝毫犹豫:
“主公,军师。”
“若不能使其真正同化,为我汉用。”
“若其心不诚,不肯真心臣服,甘为我大汉羽翼。”
“那便只有一条路可走一一”
“在其尚未成气候之前,提前將此等心腹之患,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他锐利的目光转向田信,似乎在寻求更多歷史的印证与支持。
田信默默点头。
“孝直公所言,虽酷烈,却道出了某种残酷的现实。”
“后世亦有无数智者反思这段歷史,爭论不休。”
“这段歷史,因其太过黑暗血腥,太过惨痛不堪,挑战人伦底线,故而纪录片中仅是点到即止,未敢深入铺陈,恐观者亦难承受。”
“但其对后世汉人所造成的民族创伤与集体记忆,却是刻骨铭心,深入骨髓,影响深远,数百年难以磨灭!”
“甚至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后世汉人对於华夷之辨的认知。”
密室內的气氛,一时间沉重得令人室息。
五胡乱华的阴影,如乌云般死死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方才因汉中对而燃起的万丈豪情与希望,此刻也被浇上了一盆冰水。
同化与消灭。
这两个截然不同,却又似乎殊途同归的词语,如两颗种子,在眾人心中悄然埋下。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
兴復汉室之路,远比他们想像中更加复杂。
也更加残酷。
远非仁义二字便能概括。
光幕依旧在闪烁,下一个歷史篇章即將开启。
眾人却已无心关注。
他们將如何调整未来的民族方略?
这血的教训,又將给大汉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启发?
无人知晓,但改变,已然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