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兵不血刃,襄阳归汉(1/2)

第121章 兵不血刃,襄阳归汉

当那扇沉重的城门,发出刺耳的悲鸣缓缓洞开时,涌入的,並非喊杀震天的狂潮。

而是死寂。

关羽端坐於战马上,纹丝不动,那双脾天下的丹凤眼中古井无波,只是淡淡扫过城楼上吕常那具尚有余温的户体,便再未多看一眼。

没有因仇敌授首的快意,更没有因兵不血刃胜利的狂喜。

汉中密室中的那片光幕,那顛覆认知的千年兴亡,早已將他的心境打磨得如万载寒铁。

他缓缓举起青龙偃月刀,刀锋在夜色下泛著幽冷的光,

“传我將令。”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贯入身后每一名士卒的耳中。

“入城之后,不杀无辜,不扰百姓,不掠財物!”

“但有违者,不论亲疏,军法从事!”

“诺!”

回应声低沉、压抑,却无比整齐。

荆州军的精锐,迈著整齐划一的步伐,悄然涌入这座在绝望中沉沦了数月的坚城。

没有胜利的欢呼。

没有嗜血的抢掠。

只有甲胃摩擦的细碎声响,与军靴踏过冰冷石板路的沉稳节奏。

他们迅速接管四门,控制武库,沿著主街向太守府推进。

沿途遇到的曹军残兵,几乎没做出任何抵抗,便在冰冷的刀锋与如林的枪矛前,茫然地丟下了武器。

城中的百姓,从门缝里,从窗户后,窥视著这支与他们认知中截然不同的军队。

他们看到了一支纪律严明、沉默如山的威武之师。

太守府中,关羽大马金刀地坐於主位,那属於吕常的帅案,仿佛天生就该由他来坐。

前祺与蔡氏的族人被“请”了过来。

“诸位不必惊慌。”

关羽的声音依旧沉静,却带著一股无形的威压。

“汉中王仁德播於四海,言出必践。昔日承诺,今日兑现。”

“尔等家產无损,地位依旧,稍后还需仰仗诸位,共同安抚城中秩序,恢復民生。”

他话音一顿,那双微眯的凤目猛然睁开,目光如两道实质的闪电,扫过眾人!

“当然,前提是——”

“诸位要明白,如今这裹阳城,姓刘!”

“轰!”

祺等人只觉如蒙大赦,一颗悬到嗓子眼的心,终於重重落回了胸腔。

他们忙不叠地赌咒发誓,感恩戴德。

关羽只是微微頜首,示意他们退下。

对这些世家,他心中並无好感。

但他同样记得法正与田信的论断:在新的秩序建立之前,利用他们,稳住襄阳,是成本最低,

也是最快的选择。

赵累很快来报,城中残兵已尽数收拢,约有三千余人,个个垂头丧气,如同待宰的羔羊。

“依主公旧例处置。”关羽吩咐道。

“愿降者,可编入我军,或遣往汉中屯田。不愿者,发给路费,任其离去。”

他看著帐外那些士气低落的降卒,想起田信曾讲述过的那些关於人心的道理,补充了一句。

“告知他们,伙房已备下热粥,让他们吃饱了,再做计较。”

赵累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钦佩,躬身领命。

这,正是仁义之师的风范!

而更大的惊喜,接而至。

“君侯!大喜!大喜啊!”

赵累去而復返,脸上带著难以抑制的狂喜,脚步匆匆地冲入大堂。

“君侯!大喜!我等在太守府密室中查获了府库帐目!”

“上面记著一笔远超襄阳日常用度的粮草储备!”

“曹仁为图长期坚守,竟將曹操拨给整个南阳战区的粮秣,大半都秘密囤积於此!”

如今,这些堆积如山的粮食,连同武库中保养精良的军械,尽数成了荆州军的战利品!

这意外之喜,彻底解决了荆州军的后勤之忧!

襄阳陷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天下。

汉中。

刘备接到捷报时,正与诸葛亮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