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京城震动!(高潮求追读)(1/2)

王守正过目不忘,自然能想起昨日酒席见到裴川,他看向裴川,若有所思问道:“不知足下是何身份?”

裴川声音淡然,不卑不亢道:“可是只有儒生能写文章?”

“自然不是。”

其他学子齐齐看向裴川,他们倒是不认得裴川,可却认得裴川身边的海青霜。

不想冒头,他们自然也是不希望其他人冒头。

“文章岂是这么好做的,此人要是有做文章之才,早就冒尖了。”

“而且站在海青霜的身边,没准就是那个锦衣卫走狗的后人。”

整个稷下学宫大多都鄙夷锦衣卫成了常態,况且刚刚大儒连皇帝都喷了,他们也不是特別顾忌。

裴川无视其他学子,语气平静的念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一日之內,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大儒王守正的点评与当初海青霜的大差不差:“简单三言两语,便把阿房宫的繁华,奢靡,描写的入木三分,犹在眼前。”

面上虽是夸奖,但暗中却与草堂內的祭酒丞文贞道:“有些天赋,如若只攻於辞藻,又一良才走岔路。”

“年轻人,总要给些引导。”程文贞依旧很宽容。

王守正面色严肃,不置可否。

除了王守正之外,在场的一些学子都微微吃惊的看向裴川。

他们本以为是草包一个,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竟然把从来未见到过的阿房宫的奢靡的如此栩栩如生。

单路辞藻华丽,单论描写,已经在刚刚的寒门学子赵越之上。

裴川继续念著:“……鼎鐺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邐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听到裴川念道——“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全场的读书人都有些吃惊。

原本极致奢华的描写阿房宫赋,可隨著这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之后,文章峰迴路转,有了主心骨一样。

王守正也微微吃惊,“难道是我误会此子,並非只会堆砌辞藻?”

草堂內的紫袍祭酒程文贞也微微吃惊。

“难道是我们误会此人,他真有文章之才?”

“继续看下去就知晓了。”

在场的读书人都吃惊的看向裴川。

裴川没有犹豫,继续道: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復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儘管已经念了一遍,但是裴川如今再念一遍的时候,心中依旧有些震动。

原本就安静的草堂外,在裴川最后一句念出来之后,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在场都是读书人,他们都能体会到文字的强大感染力,几乎在听完之后,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赵越原本还有些爭锋的念头,隨著裴川念完之后,被震惊的头皮发麻,彻底的息了与之竞爭的念头。

作为文会的主持,王守正应该在学子念完文章后或褒或贬点评两句,可他现在完全没反应。

以王守正的定力,哪怕是再大的事情都无法让他彻底愣住,但他现在整个人沉浸在阿房宫赋之中,完全的怔住了。

不仅仅是大儒王守正,经世草堂內的祭酒程文贞也彻底的镇住了!

他们可是亲眼目睹一篇足以名传千古的文章问世!

他们如何不震惊!

裴川看到愣住的王守正,小声喊了一声,“王先生……”

可王守正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魔怔一样不断的低声重复著——

“不暇哀之,后人哀之!”

“哀之不鉴之,后人而復哀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