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千骑?何时来的?(1/2)

第72章 千骑?何时来的?

就连天后也並不清楚,现在的千骑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毕竟在她看来,距离那一晚也只是才过去了两三天的时间,她当下唯一的重心就是拉拢羽林军,保住自己的未来。

但武安比她更清楚时间的重要性。

千骑上下所有的军將兵卒,都面临被清算的可能性,但他们现在要做的並非赎罪。

一名亲兵牵来了战马,武安翻身上马后,梁信等亲信军官立刻跟在他的身边,黑齿常之则是策马与他並肩向前,道:“你又要弄险?”

“在河西的时候,是你第一次教会我做事就要冒险。”

“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靠著剑走偏锋才能成功。”

武安勒住韁绳,回头看向黑齿常之,平静道:“只有失败的人才有罪,所以我只要成功。”

“先帝的尸首还陈放在龙首殿里,我留了三十个人看著棺,但假如你之后没有同样的手段让尸首安葬下去,我们到时候有可能要被天下人砍成三千段。”

黑齿常之並不是在催促,仅仅是提醒了一句,他的性格比武安要冷静许多,闷声道:

“先帝死的很不安稳,这两天一直有人在试图靠近龙首殿。”

“那我们今晚做的事情,可以让先帝安心去了。”

千人规模的行军,足以在宫內引起很大的动静,但因为这几日的事情,很多地方的管理都混乱不堪,哪怕是守门的宦官和女官都没有多问,武安提前选定了最快的路线,而且打点了一些守门的禁军,让他们作为內应开门。

钱可能无法买通两个羽林军的主將,但对於那些中底层將校来说,则是刚好。

“中军走在前头!”

武安催促战马前进,身边的几名心腹军官、以及数百名真正死心塌地投靠到他摩下的申士在最后一处宫门外开始列阵。

宫门上方亮起了火把,对看底下的人群摇动起来,这是预备开宫门的信號。

百余名盾兵踏步来到队伍最前方,很多人身上穿的还是东宫的甲胃,为了辨別敌我,

武安手下的千骑士卒都会在身上显眼的位置系或绑一块黑布,迄今为止,千骑营里的大部分甲胃依旧来自於东宫或是禁军手里无法回收的兵甲。

也正是因为如此,右羽林军的军营在第一时间並没有立刻警惕起来,部分巡逻中的右羽林军在第一时间遭到了偷袭和射杀,户首被拖拽到两侧,像沙袋一样堆在宫墙角落。

这大晚上的,除了叛军,谁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和这种地点悍然动手?

成排的盾兵已经就位,厚重的盾牌足以阻挡骑兵的衝锋,长矛兵和刀盾手开始填补盾阵周围的缝隙;在大唐的边军里面,弓箭几乎是普通兵卒的標配,但武安身后的弓弩手超过了三百名,大部分人身上背了两个箭袋。

黑齿常之打了一声招呼,策马向后,接下来他负责指挥和调动弓弩手。

宫门彻底打开,面前是夹城,隔著一道城墙已经能听见隱隱绰绰的喊声,右羽林军的本部大营近在尺,武安抽刀指向前方,千骑开始进军。

隨著最后一道城门打开,毫无防备的右羽林军大营出现在他们面前。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武安没有任何等待交涉的意思,隨著后方的军令开始传出,整支军阵停在右羽林军大营的营门外,武安看见前排的盾兵按照预定命令原地站稳,隨即,他的身后便响起了无数箭矢冲天而起的声音。

黑齿常之开始操手整个战场,一道道號令传出,仿佛庞大的战爭机器被输入指令,在此刻轰然运作起来。

军阵里的数百名兵卒在前几天还出身不同的军卫或是派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唐军兵卒的本身素质其实很高,如果拿去跟周围一圈外族相比,唐军的底蕴足以让前者绝望。

在开战之后,哪怕是最底层的唐军战卒,也终將会为了全军的胜利而不惜代价,这种最底层最基础的认知,堆彻出了无数场实至名归的胜利。

“弓箭手,准备放箭!”

第一轮箭矢没入营寨之中,几乎是瞬间点亮了右羽林军大营里的灯火,营门处出现了不少自髮结阵准备迎敌的羽林军甲土,可以看到有將校在人群中咆哮,试图让经过身边的羽林军土卒再度组成阵列。

唐军的素质,並不仅仅体现在武安手下的千骑,羽林军是一支建制完整的军队,它负责保护天子,它唯一欠缺的地方只有实战,但整支军队並不缺少训练。

毕竟,羽林军也是唐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