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天后,鞭笞(1/2)

第86章 天后,鞭笞

悠閒的日子就像冬日的阳光一样稀少,既然决定开战,整个朝廷都像是战车一样开始运作起来,先帝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他在位期间,大规模的战爭其实是隔三岔五就要打一次的。

整个大唐上下並非不知兵。

但先帝要用兵却又不肯好好用,靠著贞观朝留下的诸多精兵强將,前期战果丰硕时自然可以掩盖战略上的不足,但等到了后期人才凋零的时候,一旦战爭失利,负面影响也会隨之放大。

武安当然不用操心这方面的事情,他只负责提供一点大战略层面上的意见,

他能感觉到天后不希望自己染指除了禁军之外的兵权,而刘仁轨倒是对武安的意见颇有兴趣,武安需要经常派人去请狄仁杰等人到国公府谈话,但刘仁轨则是经常不请自来。

这个老头儿的身子骨似乎还挺结实,吃了晚饭散著步就到了永寧坊,然后直奔国公府。

“话说,你不是有夫人了嘛,天后的那个女官隔三岔五到你这边转一圈,一待就是一晚上,她难道不会生气?”

刘仁轨一脸探究的询问道,武安平静地摇摇头:

“夫人知道我为人真诚,若我喜欢那个女官,直接將她討要回家做妾便是,无需这般繁琐;我和她只不过是故交,她需要替天后传话和递话。”

书房里生著暖炉,刘仁轨一边把手放在上面烘,一边缓缓道:

“算算时间,关陇一带应该已经完成了募兵,第一批大军预计有一万人出头,其中半数都是由官府配发兵甲,但地方上也匯报说,有不少人是自带兵甲应徵的。”

唐军出征,大军的构成一般是少量府兵为主、大量的募兵和蕃兵为辅。

但现在朝廷面临的问题是:建国初期的几十年红利期转瞬即逝,毁灭歷史上所有王朝的土地兼併再度盛行,也就间接导致了府兵制的崩坏。

“而且募兵这边,最初募兵的標准极高,就算是这样,也还有大把的人想要参军上阵廝杀,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朝廷那时候给的封赏足够多。”

刘仁轨回忆看当年,有些感概道:

“太宗皇帝征辽东,当时便在民间募兵,於是就选出了大將薛仁贵。

现在想来,太宗皇帝不管做什么好像都是对的,他用府兵打崩了前朝的天下,用募兵维持著今朝的江山..:::.原本都是很好的政令和兵制,但却不適合当下了。”

他自顾自地感慨了一会儿,武安则是记住他话里透露出的主要信息。

当今大唐所面临的三处大敌,其实也代表了三种兵制的负面影响一一府兵制依赖兵员素质和土地,募兵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財力物力;

蕃兵就更不用说了,现成的例子就在北方:突厥人因为同族青壮大量战死在外面,已经按捺不住准备造反了。

而国家內部的矛盾也相当严重,武氏当权,皇族当然不答应,而且先帝生前和天后一起提拔了大量的寒门和山东士族,这些人对於关陇士族形成了相当的衝击。

那自己能不能在这里面做点什么?

武安没有“叮”,也不是什么天纵英才,但他如今站在朝堂上,不管是谁都不敢当面跟他叫板,这也是一种优势,但如果武安想按照自己的意愿驱使整个帝国,这点威风还远远不够。

“你怎么不说话?”刘仁轨问道。

“我在想,其实所有事情的背后都只有一个问题。”

武安缓缓道:“钱。”

刘仁轨气的笑出了声,他指了指武安:

“老夫还以为你能说点什么新鲜的了,没钱当然会出问题,老夫当年在辽东带兵的时候,安东都护府底下的募兵都难以维持生计,更別说上阵杀敌,这里头就是因为朝廷军给的不够。

如果军餉补给年年给足,別说是区区新罗,当年高句丽百济都是一路碾过去的!”

“你再想想,难道就没有其他问题了?”

武安摇摇头:

“当然是因为钱,总不能是因为我们武家吧?

2

刘仁轨哼了一声,漫不经心道:“就算你们武氏个个都是猪,你也是里面最精明最坏的那一头,而就算连你吃的加在一块,朝廷养你们一窝猪还算绰绰有余的。”

“刘公说话注意点,就算我的那些个兄弟都是猪,但我可不是。”

刘仁轨饶有兴致地打量著他,这几日他对武安做了大量的探查,包括对武安之前做的所有事和传闻进行了分析,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宫变的那一夜,武安究竟在里头承担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到底是哪一方的人?

如果说他是天后这边的,刘仁轨调查到武安当日离家之前先杀了天后的一个心腹术士,又在宫內杀了疑似已经投靠天后的李敬玄。

刘仁轨作为老臣,当然不希望国家被一个女人掌控,但仔细看看如今的朝局和整体环境,其实让这个女人暂时掌控朝廷也不完全是坏事。

说难点听,一个有经验的“前常务副皇帝”,確实比当今那位幼帝要好太多。

朝中上下根本不用时间磨合新帝,就能熟练的自个调整姿势。

“现在天后垂帘听政,你们武氏正赶上了好时候,除了你之外,想来那武承嗣、武三思也是能乘著这股风拿到一些权柄,六部之中,你们武氏说不定能直接占两个位置。”

刘仁轨笑著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有些感慨道:

“听说你们武氏里面兄弟团结一心,现在看来也確实如此,这栋宅子,好像也是周国公送你的吧?”

“是。”

刘仁轨脸上笑意更浓:“周国公既然送了,就不会反悔要收回去吧?”

“武某倒是无所谓,”

武安平静道:

“只不过我妻裴氏乃是大族出身,只怕受不得这种委屈,到时候她若是开口,我总不能拂逆了夫人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