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体面(1/2)

第135章 体面

在刘仁轨出发去北方之前,他曾经和武安深入聊过突蕨的话题,刘仁轨觉得后者的很多观点都很有眼光且新颖,当时武安提议说不如让突蕨人闹一闹,然后藉机严惩。

刘仁轨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激进了,毕竟朝廷徵发了大量突青壮参军是事实。

武安就说:“他们还有多余的粮食和人进行叛乱,就说明朝廷在这方面其实还是太宽容了。”

理是歪的,但就立场而言没问题。

现如今朝廷里也是类似的情况。

时间已经是五月中旬,夏风吹拂著春末的早晨,带来沁人心脾的凉意。

宫內的景色截然一变,相较於往昔的死气沉沉,哪怕是走在下的年轻宫女都显得格外活泼明媚,她们之中的有些人和武安熟悉了之后,甚至会偶尔请求武安出宫的时候帮忙带点东西给她们的家里人。

这倒不是她们大胆,而是武安有意为之,在宫內乱撒金银未必能买到人心,

而往往这些不经意的小举动反倒能带来意外之喜。

无论是宫女还是宦官,只要敢开口,要求不算过分,武安基本上都会隨手帮一下。

有些宫人家里窘迫,武安就销带送些钱粮帮其安家,有时候他也不会主动说出来,但那些家书里面肯定会提及到这方面的事情,武安的沉默在这冰冷的宫廷里显得越发贵重。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东內苑。

儿臣提议在宫內营建王孙宅,另外以教授宗室子弟伴读为名,另外徵募年少聪慧者入宫授学,这样一来,可以栽培亲信的读书人。”

世家子弟胜在从小到大对政事和其他方面的礼仪耳濡目染,一做官之后就能快速上手,相比於那些寒门甚至是平民出身的官员,他们在这方面確实有优势。

武安的话很直接,天后沉默片刻后,淡淡道:“本宫手里有北门学士和其他人,有现成的,何必去养將来的。”

可我没有啊.::::.武安心里嘆了口气,明面上认真道:

“多设学府,总是好事。”

“你一介武夫,也开始跟本宫玩劝学那一套了?”

“都是母后教的好。”

天后轻哼一声,忍不住戏謔道:“左右都是走朝廷的开销,不用我们的钱...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母后所言极是。”

武安没傻乎乎地说什么我养他们啊,

等这批年轻文人到位之后,自己多巧立名目,给他们手里多塞点。

如果是世家子弟,肯定看不上这种低级的拉拢,但对於那些平民出身的书生而言,他们只会喜滋滋的盼著下一次发钱的时候。

不过武安不指望这些书生能有什么忠诚到死的念头,只要能在大部分人心里留下一份香火情就足够了。

到时候,自己再从中择优录取,以这些人的出身,到最后基本上只能依附武安。

“你啊.....

天后嘆了口气,低头看著奏疏,轻声道:“你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她似乎是在专心批阅奏疏,但手里的笔却始终没动,武安顿了顿,道:“有天后没说话,耐心等著下文。

“相王前不久来找儿臣。”

“找你做什么?”

天后心里不知道为什么轻轻鬆了口气,要是武安这时候一口咬定没有,她会很失望。

她这阵子一直在著力恢復自己对宫內的控制,但宫內的禁军被某人死死在手里,天后没有下嘴的地方,所以只能剑走偏锋,先想办法发展一下情报势力,

在各处安插了眼线。

对於某些重点目標,她肯定会重点照顾。

“他说了一些很不好的话。”

“嗯......说了什么?”

“他在劝诱儿臣。”

天后愣了一会儿,揉著眉心:“.....怎么劝诱的?”

“他说,想把太平殿下嫁给臣!”

“子镇啊。”

“儿臣在。”

“你这个工部侍郎要是没事儿的话,就去替本宫催一催大明宫新殿的进度,

那儿的匠人最近有些怠慢了。”

武安离开了,等他走后,女官们才走进来服侍,为首的那名年轻女官是自上官婉儿离开后递补上来的,平日里也会察言观色,勉强算得上懂事。

她一眼就看见天后嘴角居然掛著淡淡的笑意,但她隨即就接触到天后缓缓拾起的目光,像一条蛇正在抬头亮出獠牙,年轻女官嚇得直接跪伏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出去。”

天后再度恢復了面无表情,低头看著奏疏。

她想起了武安刚才的建议,给那些皇子皇孙们找一群“伴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