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救人於水火之中(2/2)
“乱世方出军功侯,如今太平盛世,武安,不足为道。”
碗里的汤羹喝的乾乾净净,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天后看了一眼空碗,脸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开口道:
“旁边还有饼,你要是饿了,本宫就让人给你拿来。”
“母后的饼,孩儿已经吃饱了。”
天后盯著他看了片刻,缓缓开口道:
“那就,先给你封个侯吧。”
“封侯非我意,但愿西疆平。”
刘仁轨淡淡吟哦了一句,隨即解释道:“这是先前那个小子在给我写信的时候所附赠,我觉得,由此可见其心思不坏。”
坐在他旁边的薛仁贵微微摇头。
“那他现在呢?”
“现在?”
刘仁轨哼了一声,从堆叠的文书里面翻出来几封拆开来看过的信:“现在全都是找人代笔。”
“他毕竟姓武。”
薛仁贵顿了顿,笑道:“不过,我还记得当年长孙家的人也不像是这般招摇,听说武氏子弟大多是紈心性,成不了大事,何必把他放在心上?”
“就怕猪圈里忽然跑出一头大虫来。”
“那就说明是別家的种。”
刘仁轨笑骂一声,摇摇头,继续看著手里新到的信。
“今年六月之前,还能有五万斛粮秣送到北疆,最后那点子造反的突厥人还在一路逃窜,我们不著急,慢慢来,替朝廷把北疆的这些隱患一个一个的排掉。”
突人一路逃,一路煽动,本来这种程度的叛乱极容易形成野火燎原之势,但你今天才跟一个部族族长血为盟,接受了人家送过来的部族女子,晚上搂著女人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唐人的刀刃就已经架在了你的脖颈上。
唐军一路追,一路镇压。
刘仁轨通过这种手段迅速团结了北疆甚至是一些重镇城池內的军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有功劳分的时候。
大傢伙本就敬重刘仁轨在军中的资歷,现在又能跟著喝汤吃肉,自然是一个个乐得过来效命。
“再往北百余里,回人的部族兵也快到了,把最后那股子突厥人截住,今年年底之前兴许就能带著將士们回家。”
刘仁轨起身看著掛在屏风上的舆图,沉吟片刻后,缓缓道:“当地人说,往北有一处山,名为狼居胥山,乃是当年霍姚所封。”
“那我们便再封一次狼居胥山。”薛仁贵回答道,他和刘仁轨並肩站在一起,但后者的身影已经越发楼,不如薛仁贵挺拔。
刘仁轨的手按在舆图上,他的声音苍老低沉;“一开始,我本不想滥杀太多,但在来之前,是他说的话,让老夫开窍了。”
“外族蛮横倔强,昔汉相诸葛以王化育之,方招抚南蛮,但对於我们大唐来说,突厥,吐蕃,何须抚慰,唯杀即可!
新一批的粮食六月才到,我欲选驍骑三千,长驱直入,马踏王帐!
到时候,等捷报传入长安,不知道朝中上下会是何等表情..::::
“急报!”
武安推开门,看见狄仁杰站在门外,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不安的表情。
“陇右大旱,今年恐怕又要闹饥荒了。”
“旱灾.
武安侧过身子,让狄仁杰进来说话,顺口安慰道:“旱灾还能想办法解决,事后慢慢缓解即可。”
狄仁杰站在门口不动。
“工部还有奏报,说..:...河南河北诸州都有上报,说河堤有不稳之像,乞朝廷即刻拨钱粮民工,修补河堤,若不及时,来年恐怕有黄河决堤之险!”
“没事,既然知道了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就行了。”
武安让狄仁杰坐下,后者嘆了口气,道:
“西边和北边的战事,是不是应该停一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