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自古以来(1/2)
第231章 自古以来
工部衙门,小书房。
房门被人推开,刘仁轨和魏玄同先后走进来,在武安对面坐下。
“昔日晋之伐虢也,假途於虞,赠以名马珠璧,厚给国书修好,而后先灭虢,復灭虞,尽收二国之土。”
刘仁轨脸色不是很好,缓缓道: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你想要用兵,也不至於把朝中上下又闹一通,现在不仅是朝野內外知道即將对吐蕃用兵,吐蕃那边不出数日也能知道这个消息,到时候稍有准备......
“刘公说得对,多谢刘公刚才帮忙解围。”
刘仁轨被嘻的没话说,片刻后才道:“郭正一没了也就罢了,接下来户部兵部那些地方都是会帮你做事的,就算是朝堂上说出些什么不好听的话来,你且忍著,无需再像今日这般。”
“刘公觉得我是那种喜欢公报私仇的人?”
武安解释道:“这是凑齐。”
刘仁轨沉默了一会儿,武安的反应有点不寻常,以后者的性子,这时候大概会直接说杀了就杀了,不服你来砍我。
而且两国国战,虽然要个正当的宣战理由,同时又要光明正大的攻打过去,但为了战爭的利益考虑,肯定要儘可能减少敌国准备的时间。
吐蕃国小,但占据地利,一个弄不好就又要演化成当年的辽东高句丽之战。
“而且,还有一件事。”
刘仁轨盯著他,也不在乎这时候是不是有魏玄同旁听。
“你先前找我,让我帮你把那群突厥人运作到河西,那你当时为什么没找裴行俭呢?”
武安和裴行俭是姻亲,又有促成河西之战以及在朝中呼应裴行俭的诸多功劳,如果武安开口,
裴行俭那边肯定能顺顺利利的把这批突厥人弄到河西,甚至不会惊动太多人。
相比之下,刘仁轨並非不能做到这种事,只是会稍微繁琐一些。
武安汕笑一声,道:“上次开战让裴行俭吃尽了所有大头好处,这次要开战的话,倘若裴行俭不同意朝廷这次用兵,我岂不是平白把那五万突厥人送到了他的嘴里?”
话是这么说没错.....
刘仁轨心里忽然浮现出一个猜想,他的脸色顿时更难看了,武安则还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刘公,你怎么了?”
“你不是担心裴行俭不同意。”
刘仁轨盯著他,一字一句道:“你想要独占这次的战功,而那五万突人本应该是你答应给裴行俭的好处,可他不同意......所以,裴行俭应该已经明確拒绝你了吧?”
武安愣了一下,眼里瞬间闪过一系列或是忌惮或是凶狠的神情,片刻后,他故作轻鬆道:
“哪有的事,朝廷还没发兵呢,裴公那边怎么可能有言语。”
“如果朝廷发兵,那么这次西征的主帅依旧应当是裴行俭,而不是你。”
刘仁轨说道:“所以,你才想把老夫拖在身边。”
书房內安静了一会儿,魏玄同一会儿看桌上的文书,一会儿掏耳朵,对刘仁轨和武安两人之间越发紧张的气势视若无睹。
武安面无表情道:“虽然不知道刘公是从哪里开始猜的,但我可以说你全都猜错了,”
他站起身,將几份记录详细的文书推到刘仁轨面前,又伸手打开一张舆图,
很多本应该在军中是绝密的消息,在两个大唐宰相面前自然不再是需要保密的东西。
文书上记录著海量的钱粮辐重以及各处应该调动的兵力,无论是钱粮还是军队的数量都不亚於去年那次西征,可想而知,就算是朝廷明面上確定了西征的事情后,这么多资源也需要协调很长时间才能陆续运到西疆。
舆图上则是標註著进军路线,从青海往南到益州,兵力庞大的唐军至少从五个方向发起总攻,
確保在开始进军之后的每一刻都能配合友军碾碎路上碰到的所有吐蕃军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当年大非川之败的重演。
“打完这一仗,朝廷至少十年內无法恢復元气。”
刘仁轨的视线从舆图上收回来,淡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