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卑鄙下作的武子镇(1/2)

第236章 卑鄙下作的武子镇

正月將末,长安城里仍是冰雪未消,不过在金吾卫和羽林军的监督下,朝廷虽然又失去了一名尚书,但仍旧保持著以前的高效率进行运作,实属可喜可贺。

武安一直想要著手整改大唐的某些制度,但无论是选官还是晋升体系都是他目前碰都不能碰的滑梯,哪怕是他自已要提拔一些亲信,也是靠著天后的詔令才得以顺利擢升。

这些人不仅在官场上被人冷眼以待,私底下更是有人替他们取了个別名一一“斜封官”。

二月,周兴升至吏部侍郎如果拋开太过逆天的晋升速度来看,周兴的资歷其实是勉强够格的水准,或者说略差一些,但再过个几年也能爬到类似的位置上。

可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朝堂上不少人都选择了仇视到底,隔三岔五就是一通弹劾。

朝堂上並没有欢度新年的气氛。

很多人这时候已经察觉到了就算西征的奏疏还没通过,但很多地方居然都已经开始运输和储藏了大量的钱粮辐重,同时军器监的府库在没有得到朝廷同意的前提下运出了大量兵甲,去向不明。

武安半点不慌,他把御史台的泰半御史在手里就是为了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的。

一时间,御史们充分发挥本职工作,反正金吾卫提交过来的那些案卷都罪证確凿,他们可以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站在道德高地上平等辱骂所有人。

朝堂上化解一项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挑起新的矛盾,武安从一开始就不指望让这些人配合自己西征,所以任凭朝堂上肆意搅和。

天后装著对此一无所知,帮武安遮掩各个事项,不过作为交换,她提拔了武攸寧、武攸暨兄弟俩,但没有安插到其他地方,反而將他们直接丟进了工部。

如今的工部尚书是武安,里头又添了两个武氏子弟,现在朝堂上倒是默认工部成了武氏的自留地,新来的兄弟俩平时表现得恭恭敬敬,一口一个大兄喊著。

这些,还都是小事,大多在百官公认的权力过渡或是留存范畴之內,但有一件事却从年初爭论到现在,同意的人少之又少。

因为天后的巨大功绩和操持国政的辛劳,武氏宗庙是立起来了。

不过经过群臣爭辩,从武氏往上七代改成只能往上追封五代,全都封王爵。

大家这样都有的交代,天后只是要爭取更多威望,而群臣不至於面上太过难看,某些人还能藉此博取一个直臣的美名。

武氏五代宗庙封王,相应的其后嗣子孙除非是年龄资歷太长或是功劳太大,要不然很难在短时间內得到跟祖宗一样的位置,这是礼法。

也就是说,武安不可以封王。

更何况就算是可以,礼部尚书郭正一被他自己亲手捅进了大理寺狱,除此之外还有谁能给武安主持封王?

天后却对礼部提交上来的奏疏勃然大怒,当日就把礼部侍郎詔入宫中厉声詰问一一“时帝在侧,闻天后怒,惟诺诺以应,未敢置词”。

在那些大臣看来,当时少帝在旁边听著一句话都不敢说,但心里肯定是不服的。

朝中私底下暗流涌动,距离裴炎死后还没过几个月的时间,有的是人想要走上裴炎的老路。

毕竟长安城里別的不多,就是人多。

对此,那位大將军表现出了惊人的忍耐力,他对外告病不出,隱於家中,也正是因为这个极其异於往常的举动,使得某些人越发兴奋起来。

他没杀我啊,

那岂不是说明,

那些猜测全都是对的?

武贼,难道真的要倒台了?!

而这时候,吐蕃那边终於传回了消息。

滚滚马蹄声从黎明时分便震醒了整座长安城,被直接放入城中的一队骑兵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一面在无人的大街上纵马狂奔,一面竭尽全力嘶声高吼:

“青海大捷!”

“河湟大捷!”

“大非川大捷!”

“积石山大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