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此药大补(1/2)
第261章 此药大补
武安当然不会承认別人对自己的污衊,自己绝对没有和余姚县主私通。
来俊臣三个字似乎有点耳熟,武安翻了翻这份密奏,发现来俊臣如今居然是吏部底下的一个小吏,天后这时候开口道:
“周兴做了尚书,手底下养了这么一帮子人四处诬告,本宫自然是不会听信他们鬼话的,这东西,你自己想办法处理吧。”
放在歷史上,天后对某些人可谓是情有独钟,毕竟她需要依靠酷吏维护自己並不坚实的统治。
不过如今的天后一轮轮躺贏过来,身上有了很多实打实的功劳。
如果说开漕运这种事情不能称之为功,那么这两年內接连成功镇压突吐蕃等诸多外族的叛乱,也少不了她的大力支持。
酷吏这种东西,她现在不怎么看得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个来俊臣把刁状告到她这儿,显然对朝中某些局势有高度错误的判断。
不错,武安固然能天天带兵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但究其根源,是因为他有一个做太后的母亲。
所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太后是不是会觉得这个儿子有一点点超出控制了呢?
来俊臣的思路大抵如此。
正常而言,如果他诬告的是关係正常的天家父子,警如说先帝和太子,这份密奏极有可能让他就此一步登天。
但武安和天后这对母子的关係並不是很正常。
天后看看武安,表情温和。
周兴是武安的人,只是先前屡次有进献祥瑞的举动,现在他手下的人搞出了这种密奏,周兴难辞其咎。
一份密奏,离间周兴和武安两人之间的关係,简直再划算不过。
“本宫也不想看到这种事情,不过,若是本宫手下有这种吃里爬外的人,本宫绝对饶不了他。”
“母后手底下吃里爬外的人还少吗?”
武安听出了天后话里的茶味,立刻选择委婉的终止话题,
更部如今的担子很重,尤其是吏部尚书,需要加班加点銓选中底层官吏,毕竟別说是外地,就连长安城里的官场都正在艰难运转,尝试挺过这次朝廷裁员的风波。
有唐一代同时存在官和缺官的现象,在武安看来堵不如疏,与其尝试两头找补,做大唐的糊裱匠,倒不如更激进一些。
时隔两年,他的权柄已经无惧朝野上下的反扑,等辽东大捷之后,天后称制的事情就会正式提上日程。
藉此机会,武安可以用收揽人心的名义说服她,试探著进行小规模的科举改革。
他坐在车厢里默默思索著,马车这时候拐入一条人流汹涌的街道。
跟在马车两侧护送的黑甲骑兵令人望而生畏,就算金吾卫没有提前清场,那些街上的行人在看到黑甲骑兵之后都会忙不叠地赶紧避开。
武安的名声比以前好了很多,他自己不怎么稀罕经营名声,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他成批地惩治贪官污吏,终究是让人对这个本就俊朗的青年心生好感。
但大家之所以还怕他,也是因为武安的手段过於酷烈。
武安已经习惯了周围两侧有兵卒站著,他没有去看远处的人群,抬头看向面前的深色大门。
今日风和日丽,宜入道观。
身著素色云纹道袍的老道士潘师正丝毫看不出衰朽的痕跡,笑容可地站在门口,身后跟著十二名弟子,大多是中年男子,但都有些仙风道骨的气质,出去哄人骗钱毫无问题。
“草民潘师正.....
“潘仙师,道观如今收支可还平稳?”
潘师正打了个寒颤,几名士卒正在关门,挡住了外面好事群眾的目光,武安对三清道祖毫无敬意,他挥挥手,马上就有大批的甲士开始入驻道观的每一处。
潘师正对著身后那些弟子摆摆手,大家各自作鸟兽散,身为道观之主的潘师正亲自陪客。
“给大將军敬上等香茶。”
潘师正不愧活得久,在茶道上颇有研究,端上来的茶汤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汤水透青,带有一种天然的素净。
“老夫听说大將军要来,从今早就开始烹茶,足足用了五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