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我是上等马(1/2)

第308章 我是上等马

长安纯阳观的道士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习惯,他们每次在开炉之前,都会將一种拳头大小的特製香炉放在过会儿要用的炉子上,几个师兄弟跪坐在香炉面前,先点起一根香火。

在香云之中,师兄弟们一同低声念诵起经文,祈祷今日的丹炉能够帮他们完成目標。

隨著当初丹炉炸开,大家都有了朝廷的编制,师兄弟们的祈祷就又多了几分虔诚。

毕竟,都是修行中人,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搞一点封建迷信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安顺路来这儿看了一圈,对火药局里这些道士的工作態度非常欣赏,最后,他又给火药局拨了六千贯的款。

这笔钱对於地方官衙来说都是一笔天大的財富了,但火药的实际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它炸的不是响,而是武安的钱。

无论是进一步试验改良火药的配方,还是现在就想办法將其应用到军事用具上,都需要耗费海量的资金。

好在,大唐短期內不会再爆发大规模的国战,武安又找到了一个烧钱的好路子,安西河西等地都在源源不断的给他提供財力支持,部分非常有眼光和眼力见的世家也在这时候找上了他,表示出了合作意愿。

我们家里都是蠢蛋,不能帮到大王什么,就多出一点钱粮支持一下大王的事业吧。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保护费。

不过那些世家还能自个安慰自个,天家都给他跪了,自家还硬撑著作甚?

生活不止远方的金戈铁马和快意恩仇,还有面前的苟且。

武安没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火药上,更重要的,则是要立刻开始给江淮一带颁布相应的政令,在这过程中又出现了类似於官田令里隱藏的问题,那就是地方州县官员必然会违背你的意愿,

想尽办法为自己牟利。

“既要开海,也不能全开,既要通海商,也不能全面放开,任凭商贾在江淮做大。”

武安把几份文书放在狄仁杰面前,让他先看,自己站在旁边继续补充道:

“江淮本就是鱼米之乡,本身单凭农桑就可以养活当地甚至有余力供给朝廷,若是长久发展,

这种输血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现在我打算同时开启辽东和江淮的港口,不过江淮本地必须要严加限制。”

古代朝廷厌恶商贾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时候商贾闹腾並非个例,况且商贾本身逐利的性格也不利於官府稳定统治。

狄仁杰顿时疑惑道:“为什么辽东那边的还要开?”

“辽东地方偏僻,地接三方,背靠大唐,向西是诸部族,向东则是高句丽百济等国故地,民生凋嫩,首先是劳动力便宜......”

武安有一种正在给狄仁杰上地理课相应知识的感觉,不过双方的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都很高,

狄仁杰听了半天,反正是认可了武安的决定。

虽然江淮一带的条件更好,但辽东更適合扩大商贾的规模,当地港口的主要经商对象几乎都已经固定,可以在短时间內形成稳定的行业。

至於说航海业的“科技”,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慢慢点出来,自己倒是可以提供一部分关键信息和有用的技术,但除此之外,单说一个造船,自己在这方面还真是一窍不通。

江淮一带在短期內最多只能发展出近海的大规模海航,不过这也符合武安的部分要求,至少可以往南寻找一些品类较为优良的作物引入国內,增產粮食。

红薯土豆那些暂时摸不到,自己提前派人去找一找南面的占城稻总可以吧?

固然,占城稻的一个缺点是颗粒小且硬,用古人的口味判断属於难吃的范畴,宋代人的典籍记载占城稻通常是贫贱小门小户吃的,不过先让人吃饱饭就足够了,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这段时期內,阿拉伯人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海航,不过他们的海上势力大多局限於红海印度洋一带;大唐这边,从武安这代人开始努力,可以想办法在接下来的百年內,把南洋和太平洋变成自家的后园小池塘。

梦想总是要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