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你的根在大唐(1/2)

第317章 你的根在大唐

太监,是一个很不好的词语。

死太监,臭太监,坏太监。

当然,对於这些评价,库尔阔是暂时不知道的。

库尔阔是回部族內某个头人的儿子,中原一带对於九姓铁勒和回很多时候都是分不清该如何区別称呼,只是笼络的称呼出一个名字来。

你是突厥人,你是吐蕃人,你是在长安城里非常罕见的回人。

库尔阔的父亲就是回內部一个小部族的族长,虽然住的地方和环境都比较一般,但女人和食物是不会缺的,所以库尔阔也有很多兄弟,他也根本没指望继承其父的位置,最多是在族內有个碗吃饭。

不过,他在一眾兄弟里算是比较有心计的那种存在,当唐人使者到来的时候,库尔阔毅然动用自己手头的全部人脉和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求情,终於为自己博取到了一个机会。

从东土大唐天朝上国而来的“圣僧”,在库尔阔赠送的钱財和女人面前,终於承认他就是自己此行寻找的有缘人,同时答应为他剃度,让他从此作为大唐佛音圣理在漠北回部族內的代言人。

库尔阔所在的小部族,距离回本族的大家庭位置较远,地理上稍微更靠近唐人的统治区域。

回人在刚开始发家的时候,对唐人是相当亲近的,因为他们需要藉助唐人的势力,保护自己不被大漠草原上的其他部族所吞没。

当然,隨著他们部族的势力一步步壮大之后,原先的看门狗,变成了对主人牙的狼。

武安从一开始就確定了接下来朝廷对这些部族的核心方针一一不是安抚,也不是宣扬王化,而是精神驯化。

你跟这些胡人讲儒学老庄,有屁用?

只有佛,能让那些部族头人和族长以及各级贵人心甘情愿的去膜拜和宣扬,因为他们也害怕自已的族民和子嗣某一天会不会忽然起来反抗自己,所以他们会非常欢迎这种思想理念的入驻。

但所谓佛学,就像是晚清时期海內外最畅销最赚钱的商品一样,它的腐蚀效果是全方位的。

库尔阔剃了发穿上了佛衣的当天,他在自己的父兄们眼里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神情,他很高兴,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

但他高兴的有点太早了。

那位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圣僧说自己还要去度化更多的有缘人,临行前,他给库尔阔发了度,取法號为“不空”,还送了几本佛经,告诫徒弟要长久学习。

在师父离开后的第三天,一名唐人將军带著二百多名骑兵来到了他们的部族內,在那些骑兵之中,有一个叫郭元振的男人。

库尔阔第一天邀请郭元振吃饭,吃完之后把自己的妹妹送到了郭元振的营帐內。

第二天,郭元振找他说,朝廷那边下达了新的命令。

所有接受度的外族僧人,都必须要阉割。

作为最好的朋友,郭元振说看在我们交情的份上,我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你去留个种吧。

库尔阔第二天当眾接受了“洗礼”。

他留了种,没了根。

这不仅是因为他很明白,就算是自己拒绝,自己的那些父兄也会帮唐人阉了自己,其次,他思考了一下没根和没权的后果。

他恨,他怒,但並不是对著唐人。

因为自己的朋友甚至都愿意提前给自己留一个种,而自己的那些父兄,却必然会如草原上的狼一样吃光他的血肉,让他的尸骸躺在地上任由禿鷲吞噬。

他很恐惧,如果父亲兄弟们眼里那种名为尊重的神采消失之后,自己又会是什么下场?

部族的环境脏且乱,也肯定没有朝廷里那种专门的“蚕室”,当然,在庞大的基数之下,总会有人活下来。

库尔阔真的很感动,因为郭元振不仅提前让他留下了子嗣,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照顾他,让他熬过了那段痛苦的时候,成功活了下来。

今天,郭元振来到他的面前,向他告別。

“我要回长安了,你保重。”

“我最好的朋友,我捨不得你离开。”

“我也希望留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