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性价比诅咒&年销破千万,板上钉钉!(1/2)
第260章 性价比诅咒&年销破千万,板上钉钉!
“移动那边聊得怎么样了?”
“还不错,已经初步建立合作意向了。”林彬教授笑道。
“不过具体合作细则,还是要等原型机完成测试再聊。”
洛川瞭然的点点头。
微光系列同运营商合作,这也是他们早就商议好的。
子品牌的定位是一一极致性价比的入门级智能机。
宣传语为:点亮智能生活第一步。
其实洛川的建议是:交个朋友。
可惜被陈师兄和林教授异口同声的拒绝了。
喊~
用户群体,瞄向15~25岁的学生群体、三四线城市务工人员、功能机换机用户,以及中老年群体。
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核心需求是,“低价+能用”。
即便微光系列的定价,本就已经很低了。
但通过运营商的终端补贴,他们可將运营商渠道的订单,实际售价压得更低。
甚至可直接“0元购机”。
即用户预存话费,免费获得手机。
至於为何选择移动合作。
很简单。
截止当前,华夏移动用户数达5亿+,占全国移动用户的64%。
同时,移动营业厅覆盖全国95%的县市,乡镇级网点密度,是3c卖场的三倍。
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为微光系列快速铺开,提供了极佳的保障。
另一方面,移动对低端智能机的採购价,通常为零售价的60%,且会提前支付50%预付款,可覆盖大半硬体及代工、物流等成本。
而剩余50%採购款,会在手机激活后三个月內结算。
这种模式,既可帮助他们大量出货,快速抢占低端市场,又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太大压力。
並且可通过规模化效应,快速摊薄成本,提升净利润率。
此外,预存话费分成、套餐月费分成、增值服务收入、gg分成等长期收益,同样相当可观。
事实上,“硬体微利+服务厚利”的模式,正是低端运营商定製机的標准打法。
中华酷联,走的都是这个路子,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至於为何之前的星光系列,没有选择和运营商合作,洛川也是有著多方面的战略考量。
其一,星光科技的运营理念为一一科技至上。
星光系列的定位是一一品质轻奢。
目標用户为,注重设计感的高校生、白领群体。
而在这年头,运营商定製机,通常会被贴上“低价低配”的標籤。
若与运营商合作,会导致品牌调性被拉低,背离“精致中端”的市场定位。
这也是他们费劲吧啦,在一二线城市开设旗舰店,並且把格调拉得巨高的原因之一。
同样也是他们绝口不提“性价比”的原因用户心智是最难改变的,必须在最初就做好精准的產品定位。
消费者购买星光系列,可以是因为性价比,但更应该是因为它代表潮流。
“潮流”代表设计感、创新性、品牌调性、情感价值,更易激发用户的情感认同和品牌忠诚度。
“性价比”则聚焦於功能与价格的平衡,容易陷入“价格战红海”。
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性价比品牌”一旦占领用户心智,便很难再突破价格天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