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意料之外的菜&惊喜~(1/2)
第341章 意料之外的菜&惊喜~
不过跟专利战相比,洛川更关注另一件事儿。
移动重启飞信升级计划。
这次升级,或者说,这款应用,本身並没什么太大的威胁。
虽然是国內第二大移动im软体,但其语音聊天、跨运营商文字聊天,都是收费的。
单凭这一点就註定,不论飞信如何出色,都將会被淘汰掉。
更何况,飞信本身就很拉膀。
洛川更在意的是,移动启动飞信升级计划背后,所代表的运营商的態度。
微信才刚出现3个多月。
12月初,企鹅张晓龙团队才刚推出移动im应用一—微聊。
雷布斯也不知秉著什么打算,差不多同步推出了米聊,打著“免费简讯替代”的旗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移动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简讯业务,將会受到严重衝击。
函需通过飞信,实现从“通信管道”向“网际网路平台”的转型。
如果正面商业竞爭不成的话,移动大概率还会如前世那般,通过其他手段,狙击各大移动im工具。
比如,前世的米聊就曾出现过,后台流量消耗异常的情况。
微信也曾出现过,2g网络下语音信息被限速的情况。
甚至三大运营商还曾联合向工信部提出,对微信收费的方案,引发全网热烈討论。
而这也是极光,大概率將会面临的难题。
说不头疼是不可能的。
但除了提前做好筹备,兵来將挡,水来土掩,他们似乎也做不了什么。
且行且看吧。
反正能聊就聊,聊不了就翻脸,一桿子捅到天上去。
吃亏是不可能吃亏的是日上午。
跟微信核心团队开完会,布置好下一步的叠代计划,洛川翻看起各家移动im应用的资料。
能明显感觉到,企鹅的微聊、小米的米聊,推出的都有点仓促。
米聊跟极光的微信,差不多算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然,只是功能及ui设计类似。
扒开皮来看,底层架构、通信协议、保密协议等等,其实完全不同。
现在用户量较少,可能看不出太大差距,顶多也就信息延迟高一点,电量、流量损耗的比微信多一点。
但等其用户量达到百万级,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洛川感觉,雷布斯推出米聊,可能並不是想跟微信竞爭,大概率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米粉生態。
雷布斯那么聪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在微信占据先发优势的情况下,米聊没有丝毫胜出,甚至是沾边的可能。
单是极光手中掌握的海量社交关係链,就不是小米可以碰瓷的。
至於张晓龙团队的微聊,则多少有些出乎洛川的预料。
意料之外的菜。
或许是为了抢占窗口期,微聊未经深度优化,便仓促推出,用户体验较之米聊也强不到哪儿去。
微聊甚至都没开发独立的头像系统,用户设置头像,需跳转至上手q或qq空间。
被网友戏称为“qq精简版”。
此外,微聊仅支持通讯录匹配、邮箱邀请添加好友,並没有与qq帐號体系完全打通,也无法直接导入qq好友列表。
用户需要手动绑定qq號,而后搜索qq號逐个添加,才能关联qq好友关係。
平均耗时约三分钟,且成功率受网络影响较大,转化率相当低。
与之相比,微信已经和悠米社区完全打通。
通过社区帐號登录微信后,系统会自动扫描好友列表,標註已註册微信的用户,点击即可发送添加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