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模仿半数据化 追求技法之路(2/2)

第二天,唐枫敛正常起床。他敏锐地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这是域主一族血脉觉醒正常的现象。

血脉觉醒后会逐渐强化身体,至於增强多少?根据前人经验,基本只和血脉觉醒程度有关。

对於血脉类型的超凡体系,血脉浓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所有时期的实力。直接的说,血脉体系,血脉浓度越高,必然越强,而且是从一开始强到最后。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飞龙了,很多血脉种族的高血脉浓度个体对低血脉浓度个体具有控制权。

所以血脉觉醒程度极高的他是沾了光的,属性蹭蹭涨,前期非常爽。

但综合战力看的不止是属性,还有能力体系,当然,他不知道该怎么修炼到除技法以外的被动能力,所以暂不考虑那些。

在他看来,目前可掌握的能力体系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技能类,这种主要靠各种途径学来的主动技能。

像域主一族血脉带来的能力似乎就属於这一类,此外法系、以及各种能力体系的超凡者,都可以归为这一类。

代表有法系、灭世级存在以及古神系等等。

这类能力主要是通过主动技能的强度和诡异判定击杀对手。

第二类就是技法类(基础能力),这一类的强大从苏晓以及他遇到的各种敌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后期的时候,三技法的苏晓、四技法的狠人兄等等。

而这类中最顶端的,无疑是苏晓和刀魔。

这类能力,就是对於战斗技艺的磨练,结合还有意境的领悟等等。每一位此中好手都是攻击性极强,神经反应速度极快,一旦被抓住机会,那就是一套不解释自创连招。

当然,许多强者都是两种体系都有涉猎,只不过有所倚重,相辅相成。

例如走平a即大招路线的苏晓有死寂降临这种装备带来的大招。

有苏晓这个“榜样”在,唐枫敛对技法自然是相当眼馋的,甚至对多技法也是有想法的。

想到就去做,他又抽出一张空白的纸,最上面写著“目標规划”,下面第一行写上:

“1.学习技法()”

在这张纸上的写的事情,就是他近期的目標,这种近期目標他打算一直保持一个,每完成一个,就写下一个。

唐枫敛洗漱后就出门了,朝著圣王宫走去。

他作为四王子,住在离圣王宫最近的王族区。

王族区並不大,王族成员也不多,並不是王族的生育能力有问题,而是只有每一任帝王的子女才有王族的身份。

也就是说,唐枫敛的四叔唐山是王族成员,但他的后代就不是了。

不过唐枫敛也不是很在乎这点,他对繁衍后代这种事情不是很感兴趣,真没有掌握强大超凡力量来的爽吧。

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下,王族成员数量极少,这一代的,上一代的,还有上上代的,还活著的加起来可能不超过三十位。

王族区非常冷清,大部分成年的王族成员在其它地方发展势力、提升实力,年幼的则是需要学习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要有所涉猎。

比如唐枫敛的大哥和三哥就去边境发展了,他们选择了天子这个职业进阶途径,也意味著將来两个人至少要死一个。

这依旧和唐枫敛无关,他此时已经一路畅通来到了元祖殿,看到唐淼批阅完了上一个事项,唐枫敛立刻走上前开口。

“父亲,我想学习剑术,能给我安排个老师吗?”

唐枫敛在来的路上纠结了一会儿后,选择学剑。

当下的主流无非是刀与剑,其它种类的武器前人太少,几乎就是走夜路瞎摸索。

而刀与剑相比较之下,唐枫敛选择剑。

其一,唐山就是用剑的,不懂的可以去问;

其二,平心而论,他更喜欢剑一些;

其三,前世看的各种玄幻小说,他对剑的了解更加深一些。

別因为“网文”二字小看那些小说里的感悟,它们本质上都是无数前人流传下来的经验之谈。

要是有人在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触剑,就能感悟出这些道理,唐枫敛只能称其为“宇宙无敌天才”。

“哦?你想学技法?看来血脉中的力量对你来说很容易掌握啊,別人第二天都下不来床。”

唐淼显然是知道什么是技法的,这很正常,来自虚空的域主一族不可能只把人带过来。

“你昨天才血脉觉醒,还没去过帝都图书馆第四层吧。去那边逛一圈吧,你是域主一族,而且血脉觉醒程度非常高,这才是你最根本的优势。”

说完唐淼就继续批阅事项。

在得到提醒后,唐枫敛直奔帝都图书馆而去,他这次的確有些好高騖远了,不应该不考虑自己的血脉,满脑子都是技法的。

帝都图书馆在圣王宫的东侧,正好与王族区在相反的方向。

图书馆一共五层,下三层的书所有人都可以观看,只不过大部分人只能在这边观看,不能借书。

第四层需要成年王族成员或者城主的身份。

第五层更是原则上国无难,不开门。

当然,本质上还是唐淼决定。

唐枫敛之前就经常来图书馆,也多次尝试进入第四层。

今天他轻车熟路的到第四层,第四层的守门老头没有像往常一样拦住他。

在第四层,书的数量远少於下三层,显得很空旷,很多书还是以捲轴形式摊开的,这样都不显得拥挤。

很快他找到了技法区,也看道了唐淼希望他看到地东西,那就是一成套的领域掌控技法体系,从入门到宗师非常完整的那种。

而且这一套书的作者是“域主一族”,显然这门技法已经被改善到极其適配域主一族血脉,域主一族修炼起来必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