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项梁身死 (二合一)(2/2)

经过这一番商谈之后,楚国局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刘邦此时已统筹碭郡、泗水郡这魏楚二大地区的一线兵力,地位实际比项羽的县公(县令)要高,是当之无愧的楚国第一人。

北上战役,刘邦身先士卒,勇猛无敌,加之用兵得当,智勇双全,所到之处,施以仁政,更是引得不少人慕名来投。

二郡行政之事由萧何等人处理,刘邦只需要在重大决策上做出决定,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今统辖碭、泗二郡,刘邦负责进行新一轮的扩军,招募青壮,编练成军。

短时间內,兵员已达三万。

其中,衝锋陷阵的虎賁军,由原来的八百,扩编至一千五百人。

这一日,刘邦正在练军,张良来到,告知赵王的求援信使路过泗水郡,要前往彭城求援,当即做出判断道:“看来与秦军的大战又要开始了。”

张良认同道:“武信君战死,楚国损失惨重。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打出去,否则等章邯攻灭燕赵,楚国的局面將十分危险。这个问题,范增老先生必然也能看出来。想来再过不久,怀王就要召主公前往议事。”

“那我便安排曹参他们加紧操练士卒,为空儿下出征再做准备。经过这二个月的休整编练,我军士卒已达三万,碭、泗二郡的粮粟军械也已收集铸造完毕,足以供应我大军征战所需。只待彭城来人了。”

刘邦也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昔日秦灭六国的惨痛教训,让如今復辟的诸国根本不可能坐视章邯从容征战河北,必会派军前往。

就在赵王使臣离开后的三天,楚怀王派使者召刘邦入彭城议事。

此番参与彭城议事,商议討秦大事,除项羽、刘邦外,还有英布、陈婴等一眾部將军。

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出兵救赵,一路出兵进攻秦都咸阳,双管齐下。

北路军有十多万诸侯联军为依仗,只要有领头之人,对付章邯三十万秦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若是能解巨鹿之围,还可乘胜南下,攻取秦都咸阳。

西路军则是要对上留守中原腹地,王离所率的二十万长城军,以及与章邯並列的名將杨雄五万秦军,合计二十五万人加上有滎阳、成皋、宛城、函谷等雄关险隘为依仗,对方背倚关中,有豫西通道与敖仓供应粮草,士气充沛。

反观楚军孤立无援,需自己开阔土地,粮草也许自己解决。

这一路的任务,可要比救赵的难度大上许多。

故而,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

本来,项羽因为叔父之死,比较激愤,本欲西征。

但楚国诸多老將皆认为项羽为人“悍滑贼”及“所过皆残灭”,以不利於西征为由拒绝了项羽的要求。

让他担任北路军的主將,为上將军,率五万人马北击章邯。

而西路军,还是由刘邦自荐,担下了主帅之职。

经过之前北上收復魏地,东阿大战等一系列战役,刘邦在楚军中的威望,无以復加,连他都打不败王离与杨雄,其他人更无可能。

对於他担任西路军的主帅,诸將並无意见。

也难怪范增警惕,怕刘邦鳩占鹊巢,重演昔日田氏代齐之事,將项家叔侄打下来的基业拿下。

二路大军出兵,最终会师咸阳。

楚怀王与诸將约定,“谁先攻入並平定关中,谁就可在关中称王。”

刘邦率三万军队,利用楚怀王旨意的优势,没有贸然西进,而是先向北走,一路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卒,壮大队伍。

经由碭县到达成阳县,先在成武县南面攻破东郡的郡尉所率领的部队,又在成阳县南面再破秦军,第二次攻破成阳。

之后,在槓里与秦军对垒相持,攻破秦二军、河间守军,

这一连串的攻城掠地,加上刘邦之前的平定魏地的威名,队伍壮大到五万人的规模。

同时,也调出了秦军防守魏地的主力,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团。

而这,正是刘邦的目的。

若王离与杨熊死守城池,闭城不出,仅凭刘邦自己魔下的三万人马,去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只怕打到猴年马月也打不完,

所以,刘邦与张良商议,先北上收拢残兵,壮大自身势力的同时,给王离造成楚军实力不足的假象。

王离的父亲王賁、祖父王翦都是秦国名將,昔日秦灭六国,他们都立有极大的功劳。

但到了王离这里,直到蒙恬北击匈奴之时,也不过是个神將。

此次率长城军团南下,配合章邯在定陶城下击败项梁军,却被留在中原驻守,防备刘项。

未能参与灭赵伐燕之战的他,只怕心中对章邯已是不满。

只要將己方兵少的消息传播出去,王离必然轻视。

刘邦与张良便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一系列运动战,將其魔下主力调动出来,然后一口气將击破大军,將留守中原腹地的秦军主力歼灭。

在攻克昌邑之后,刘邦得到情报,王离集合魔下十八万秦军,攻击碭郡而来。

“王离此举,是想要截断我军后路。”

大帐之內,刘邦看著手中的情报笑道。

之前那番动作,终於让王离按耐不住,自己出来了。

张良出列建议道:“主公,王离军大部分军力已照计划调动,当速击之。”

刘邦点了点头,对帐內诸將问道:“我將率本部三万人马快速南下,但需有人挡下定陶方面的秦军,何人愿意留下?”